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1273 / 1383
19081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属鸡形目,夏初在麦垄育雏,以谷类和杂草种子为食,为留鸟,肉味鲜美,其卵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饲养价值。
19082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佛法僧目,嘴细长而微向下弯,以地面蠕虫等小动物为食,头顶具扇状冠羽,又称“花蒲扇”。在树洞、建筑物缝隙以及柴草堆中以草茎编皿状巢。偶见,为旅鸟。
19083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属无尾目,蛙科,本地叫“三道筋”蛤蟆,生活在水坑、水沟、河岸等处,捕食各类害虫,分布较广,夏秋季雨后傍晚蛙鸣声常连成一片,此起彼伏。
19084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属无尾目,蟾蜍科,本地叫“癞蛤蟆”、“溅毒蛤蟆”,与青蛙常相伴生活,捕食各种害虫,其耳后毒腺,经干制后为“蟾酥”,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成体在水底泥中冬眠,早春在水中产卵。
19085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属蜥蜴亚目,壁虎科,居于墙缝、屋檐等处,本地叫“蝎虎子”,捕食蚊蝇、蛾类昆虫,分布广,有益于人。所谓壁虎尿有毒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1908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属蜥蜴亚目,本地叫“地不留”,活动于田间,以蚊蛾类昆虫为食,境内分布广泛。
1908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属蛇亚目,本地叫“长虫”,穴居民宅墙缝或田间杂草丛中,有黑、黄、绿等颜色,花纹各异,多为无毒蛇,主要捕食鼠类,为有益动物,蛇蜕可入药。
1908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本地叫“蛐挛”或“蛐蟺”,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一类动物,通称地龙。生活在田间、垃圾、污泥等处,分布广。可改良土壤,体内具多种营养物质。中医全虫可入药,性寒、味咸,有清热、定惊、利尿、活络、平喘等作用。
1908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本地叫“刀螂”,分布较广,可捕捉害虫,为益虫。卵产于螵蛸中,桑树上的螵蛸称“桑螵蛸”可入药。功能补肾、固精,主治遗精早泄、遗尿、小便频繁等。
1909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蝗科,本地主要有中华蚱蜢(大担长),东亚飞蝗(本地叫飞蝗或飞王),笨蝗(本地叫蚂蚱墩儿),它们均为植食性,能取食不同科的植物茎叶,以叶子为主,非常贪食,不仅是为了获得营养,而且还为获取水份。因此,在干旱年份取食特别多,危害特别严重。我县于1...
19091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蝼蛄科,本地又叫“蝲蛄”,为典型的土栖昆虫,多食性地下害虫,可危害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境内多为华北蝼蛄。春秋两季活动,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干燥虫体可入药。
19092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也称“促织、”蛐蛐”,有油葫芦、姬蟋蟀、棺头蟋蟀三种,本地统称“土蚱儿”。它们以卵越冬,成虫夏秋间发生,多生活于杂草丛中,雄虫昼夜发出鸣声,具有植食性,危害农作物。
19093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螽斯科,又叫“蝈蝈儿”,本地又多叫“蚰子”,有的种类吃庄稼,是害虫,雄性个体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19094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境内主要有人体虱(今极少,分体虱、头虱、阴虱)、牛虱、猪虱、驴虱等,为哺乳动物的体外寄生昆虫,终生不离寄主。幼虫活泼,除剌肤吸血外,并能传播疾病。
19095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动物
本地又叫“麻螂”、“麻楞”,麦收时节成虫羽化,成虫善捕食双翅目昆虫,因此,农业上视为益虫,但被养蜂者视为害虫。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