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1185 / 1334
1776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烟薰法将药物粉末撒在火盆中燃烧(以炭火不使药物着火为准),使药物所产生的烟气充满室内。此疗法适于“龙病”的晕倒、过度饥饿、神经衰弱和神经不正常等患者。 (2)药物酥油烫将肉豆蔻粉末和藏茴香包于纱布中•放入温烫的酥油中,然后取出放在病人...
1776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将药物磨成细粉涂抹于患者按摩部位,然后进行按摩。此法宜于瘫痪、关节炎以及“龙病”患者。
1776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热熨法以盐或青稞等放锅內炒热,用布包好,置患处熨烫。此法宜于“培根”病患者。 (2)冷熨法用山泉溪流中的小卵石敷于病人喉管气穴中或双眉中间。此法宜于鼻衄或呕吐病人。
1776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祈愿法会自正月初三夜起至正月十七日结束,历时15天,法会期间,寺院大法台亲临讲经,全寺僧人每日到大经堂诵经6次,其中晨辩与晚辩是在辩经场考取“然卷巴”与“多仁巴”学位的答辩会。会期还要进行下述几项活动。
1776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初八放生节在图丹颇章院内举行,届时,让群众参观寺院所藏之珍宝,并将事先准备好的牲畜系上彩绸,洒上净水后放生,被放生的牲畜,任何人不得猎取。
1776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十三亮佛会在寺院斜对面南山麓的亮佛台上,将长约54米,宽约24米的弥勒佛象展示供观瞻。僧众诵经,群众肃然默祷。
1776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十四法舞会在大经堂门前举行。参加舞蹈者戴面具佩饰,在乐队伴奏下,表演情节舞蹈,意为驱魔镇邪,使新的一年吉祥平安。
1776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十五晚酥油花供灯会各学院僧众用酥油彩塑各种佛像、历史人物、花卉果蔬,固定在支架上陈列,前置铜制酥油灯,灯光使油塑更加艳美,游人争相观赏。
1776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十六“转弥勒” 寺僧抬弥勒佛像,乐队伴奏,绕寺一周。正月法会即告结束。
1777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每年六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为时两天。首日由大法台讲经,学院法台质疑,次日由学院法台讲述,大法台提问,互相对答,滔滔不绝,以示任法台者具有高深的学问。从七月初一开始,每日早、午即开展佛教哲学的辩论,参辩者为六至十二学级的优秀僧人和各班级中有...
1777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七月初八米拉劝法会是日晨,先在大经堂后亮佛,同时在冬季讲经台陈列历辈嘉木样佛及其他大活佛的遗物。午时在广场演出圣僧米拉日巴劝化猎人贡保多吉的佛教舞剧。
1777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四月会(娘乃节)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成道、涅槃的纪念日,以闭斋(禁食)和转嘛呢经轮为主要形式。是日寺院全部开放,让僧俗人众朝拜。九月二十三日也举行一次规模较小的“娘乃节”。
1777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燃灯节每年十月二十五日举行,经堂换置新供,屋顶置灯,焚香膜拜。以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圆寂。宗喀巴的两名高足弟子以及嘉木样二世的圆寂日都在十月二十五日前后,故拉卜楞寺燃灯节为三天。
1777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二月法会从二月初四开始至初八日结束。初五为一世嘉木样圆寂日,寺僧诵经祈祷,入夜各建筑物顶上置酥油灯以示纪念。二月初八亮宝,由僧众各持一件名宝珍器绕寺一周后,列置讲经台,供人观瞻。
1777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时轮金刚法会在三月十五日举行,纪念释迦牟尼成佛后,讲授金刚本源之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