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1173 / 1334
1758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88年起,在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类设款反映,至199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3年支出144万元。
1758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53〜199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拨少数民族补助费1188.1万元。
1758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59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始列犯人给养和监所修缮支出45.8万元。
1758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59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始列犯人给养和监所修缮支出45.8万元,至1967年支出167.8万元。
1758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71〜1981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犯人给养和监所修缮支出150.5万元。
17586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83一198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支出看守所、拘留所经费54.7万元。
17587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7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支出反封建遗留问题退赔款23.1万元。
17588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78年以后拨乱反正,甘南州除对历次政治运动所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昭雪所开支的经费外,重点解决1958年反封建斗争扩大化的平反补助费及落实政策经费等。1978一1985年共支出754.8万元,年均151万元。1985年后,再无此项经...
17589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53〜199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列入其它支出类的支出经费共计14308.9万元,除少数民族补助、犯人给养、监所修缮和落实政策经费外,还支出11947.2万元。其中:1958〜1964年支前经费256.7万元;自治州特别费143.1万元;...
17590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主要使用范围是:重点解决农牧业生产添置耕畜、农机具、兽疫防治器械、种子、生产资料、整修小型水利、棚圈建设补助;中、小学校添置教学设备以及农牧区中、小学修建维修校舍、民办小学照顾必需的经费以及免费入学补助;在农牧区(县以下)...
17591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在许多古代遗址中出现穿孔海贝,说明甘南地区的先民与中原王朝或海滨地区早有往来。
1759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铜元,俗称“铜板”,与铜钱不同,主要是中间无方孔。甘南地区流通的铜元,以“光绪元宝”、“开国纪念币”、“四川铜币”为最多,大板铜元(即每枚当50文、当100文、当200文的铜钱)仅在原西固县流通。据1934年省财政厅长朱境宙调查,当时夏河县...
17593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主要是北宋时铸造的,甘南境内出土较多。1989年在临潭县冶力关乡恵家庄村一次出土北宋铁钱达万斤,约40万枚。包括北宋的4代皇帝,7个年号,18种版别。
17594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银锭在境内作为货币流通的历史悠久,从宋代起逐步增强,并通过朝廷赏赐、茶马互市、榷场等渠道流通。元代实行纸币本位制,参用白银。明、清两代银、铜钱兼用,小数目用钱,大数目用银。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虽一再宣布“废两改元”,但在甘...
17595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清末民初通过商业贸易流入甘南,并逐步替代了银锭,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由于甘南地区外来商人多,流通的银币种类繁杂,主要有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分广东、湖北、江南造币厂等版别)、宣统元宝、袁世凯头像币、袁世凯开国纪念币(分嘉禾、双旗版)、袁世凯共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