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124 条 1333 / 1342
19981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 类型: 道路
1958年5月8日,包兰铁路接轨,8月1日正式通车,在平罗县境内由K455起,到K491至,长36千米。包兰铁路从西大滩中部南北穿过,与全国各大铁路干线相通。在平罗境内,此段内设两个火车站,即平罗火车站和西大滩火车站。西大滩火车站是汝箕沟优...
19982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 类型: 道路
平汝支线是包兰铁路建成后修建的一条支线。是由潮石支线和汝箕沟支线合二为一的一条铁路支线,全长82千米。此线工程分为两期完成,第一期工程是1959~1962年,修建平罗火车站经大武口、大磴沟至石炭井段,该段长34.7千米。第二期工程是1964...
19983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 类型: 道路
1973年修建,此线由大武口火车站起至九泉村止,全长18.21千米,正线长12.5千米。主要任务是转运西北煤机总厂和一、二、三厂进出物资。
19984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上册 | 类型: 道路
1978年修建,修建专用线1条,长1600米,其中复线120米。由平罗火车站南接包兰铁路至石油销售公司,主要任务是由平罗火车站转运石油产品到平罗石油销售公司。
19985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建筑
旧北长城,俗称红果子长城,明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修筑,西起贺兰山扁沟,东抵黄河西岸,全长15千米余。《九边考》记载:“宁夏北,贺兰山黄河之间,外有旧墙一道。嘉靖十年(1531)于内复修边墙一道,官军遂弃外边不守,以致内地田地...
19986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建筑
西长城,古称“边防西关门墙”,明弘治元年(1488)前修筑。西长城从甘肃靖远芦沟界入宁夏中卫县境,逾黄河向东北,沿贺兰山东麓北上,直到扁沟与旧北长城相接。三关口至大武口段,则利用贺兰山自然陡峭山脊,崖壁略加修筑为屏障,大武口至扁沟段,均用沙...
19987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建筑
北长城,明朝称“边防北关门墙”,俗称大武口长城。在明正德初,宁夏佥事齐之鸾上疏朝廷修筑新墙。嘉靖十年(1531)春,新任巡抚右佥事都御史胡东臬、总兵官西征将军周尚文协助齐之鸾率兵6500人修筑。东起沙湖,西至贺兰山枣儿沟,全长17.5千米,...
19988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建筑
明嘉靖十五年(1536),在陶乐修筑长堤一道,俗称“陶乐长堤”,自旧北长城的终点(黄河西岸)越过黄河,北起红崖子,南至盐池的横城,堤上有烽火台。
19989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建筑
明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始筑镇远关。《嘉靖宁夏新志》记载:“镇远关,在平虏城北八十里,实为宁夏北境极要之地”“宁夏迤北旧有镇远关,关之东为黄河,关之西贺兰山尽头,山水相交,最为要地,以故设关防守,诚振古之见也”。《万历朔方新...
19990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建筑
明嘉靖十年(1531),在修筑北长城时,筑关门两道,叫北门关。《嘉靖宁夏新志》记载:“为关门二,东曰平虏,中曰镇北”,“其上皆为堂,若干楹,其下各增城三面,为二堡,周遭里百二十余步。徙旧威镇并镇北堡军实之”。据实地考察,中关门遗址在明水湖农...
19991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建筑
距今平罗县城西北15千米的贺兰山大武口(古称打碨口)沟,东西相通,是宁夏通往阿拉善高原的交通要塞。山沟两侧沟壑纵横,左右联属,步、骑均能深入贺兰山腹地。《嘉靖宁夏新志》载:“打碨口,在平虏城西北,沿山诸口虽通虏骑,尚有险可凭;北为打碨,南则...
19992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建筑
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有30余处山口与山后相通。在明朝,北路平虏城分守的隘口有:滚钟、黄峡、水吉、镇北、白寺、宿嵬、贺兰、新开、塔峡、西番、大水、小水、汝箕、小风、大风、归德、打碨口17个隘口。每个隘口中间或口门均筑关墙,屯兵把守。清...
19993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文学
《过田州城》为明朝诗人胡琏所作的一篇古体诗。
19994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文学
《昌润渠工竣恭记》为满洲人通智诗人作的一首古篇诗。
19995
知识出处: 平罗县志(重修) 下 | 类型: 文学
《昌润渠竣工恭记》为法海所作的古体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