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3140 条 876 / 876
13126
知识出处: 洞桥镇志 | 类型: 山脉
大石头岗—响岩山 在此脉之东,隔桓溪另起一支小脉,自稻占山(226米),经蜘蛛岭(100米)—塔岭岙山(168米)—庙山(75.3米)到鄞江的绛山岭,为桓溪与清源溪的分水岭,其余脉向东表现为鄞江的宕山,洞桥蕙江村的响岩山、后山下等丘陵。本地...
13127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河流
龙王溪:发源于赤水箭路头,经天井岙、上下古山至中央岸下游里许汇入樟溪,全长11公里,溪均阔20米,溪床深2.3米,坡降1/19,集雨面积28平方公里。
13128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河流
桓溪:一名中溪,发源于龙观潘溪南峰岗,经潘溪、庄圣寺与来自白滚龙潭的另一支于玄坛岭山麓汇合,再经外牌楼水库,至桓村滩入樟溪,全长11.5公里,溪均阔20米,溪床深2.3米,坡降1/23,集雨面积28平方公里。
13129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河流
清源溪:发源于奶部山北麓,由铜、南两坑在石鼓门附近汇合后经雪岙、山下、张家附近与里村溪相汇合,再经芦王、禅岩、金陆至鄞江镇悬慈村入鄞江,全长20.5公里,溪均阔20米,溪床均深2.3米,坡降1/25,集雨面积41平方公里。
13130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湖泊
孚泽潭(第一潭)俗称青龙潭。民间有“东方青帝盘米缸”之说,故也称“福”潭。宋时敕封龙神为“孚泽显佑侯”;元时敕封为“广佑孚泽侯”。该潭深约3米,直径约3.5米的圆形瀑布潭,瀑布高约20米,潭前大石块上刻有“孚泽潭”三个大字,潭边立一块大理石...
13131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湖泊
昭泽潭(第二潭)俗称黑龙潭。民间有“北方黑帝掌管官职”之说,故也称“禄”潭。宋时敕封为“昭泽显利侯”;元时敕封为“广利昭泽侯”。该潭深约2.5米,直径约为3米的圆形潭,瀑布高约5米,从公路圆形桥洞下直泻入潭,看上去也尉为壮观,潭边石刻“昭泽...
13132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湖泊
润泽潭(第三潭) 俗称黄龙潭。民间有“中央皇帝长生不老”之说,故也称“寿”潭。宋时敕封为“广济应惠侯”;元时敕封为“广济润泽侯”。该项潭深约5米,直径约为3.5米见方,瀑布从高达30米的上潭岩石中直泻入潭,瀑布直泻的岩石上刻有“润泽潭”三个...
13133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湖泊
利泽潭(第四潭)俗称白龙潭。民间有“西方白帝聚集财源”之说,故也称“财”潭。宋时敕封为“和泽侯”;元时敕封为“广惠利泽侯”。该潭深约6米,直径约为3米见方,一股白炼从高达30米的上游山岙溪涧轰然而泻,潭绿水清,是五潭中最为壮观的一个潭。潭边...
13134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湖泊
显泽潭(第五潭)俗称赤龙潭。民间有“南方赤帝家和婚幸”之说,故也称“喜”潭。宋时敕封为“应泽侯”,元时敕封为“广施显泽侯”。该潭深约10米,是一个长约5米、宽约3米的山涧深潭,从游步道向下观望高达6米,大有深不可测之感,传说是真龙藏身之地。...
13135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河流
百丈水门瀑 从游步道左拐就是百丈水门瀑,这里整座石壁是一个天然石屏风,石上树草苍翠,藤蔓绕生,纹理如画。瀑布从高达百丈、宽约百米的岩石上喷灌而泻,抬头仰望“疑是银河落九天”。沿山瀑前行,溪流上像鱼、像龙、像麒麟、又像群龟欲仙的溪石遍地皆是。...
13136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山脉
老人头山 位于龙观大桥下游,樟溪河畔。因山上岩石形似千姿百态的“老人头”而得名。 老人头山,高约80米,宽2000余米,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北部一大岩石,上戴老人棉帽,帽沿下双眉八字撇开,两眼炯炯有神,鼻、嘴、下巴形象逼真,脸部两侧还有多条...
13137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 类型: 山谷
交坑峡谷 位于下半山交坑大峡谷内,距乡政府驻地西北约8公里。这是一条养在深闺的原汁原味的大峡谷,它属天台山脉四明山系,与国家级风景区五龙潭毗邻。交坑峡谷区域面积8.1平方公里,全长15公里,两岸落差约300米,谷底宽约1000米,是宁波市级...
13138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 类型: 河流
菱池该地名的由来,可以上溯至明万历年间(1573—1620),民间约定俗成并录入志书沿用至今,于2010年第二次全国地名试点普查期间予以收录命名。因水池呈菱形,故称“菱池”。菱池原为月湖支流,明万历年间刑部尚书赵参鲁在建宅第时,将大门前河道...
13139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 类型: 河流
明池该地名自1959年开始民间逐步形成并录入志书沿用至今,于2010年第二次全国地名试点普查期间予以收录命名。为纪念范钦(号东明)而命名。1959年开始建设天一阁东园,修建假山、石径、池塘。1986年建成东园,池塘称为“明池”,一直沿用至今...
13140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 类型: 河流
天一池该地名的由来,可以上溯至嘉靖年间,民间约定俗成并录入志书沿用至今,于2010年第二次全国地名试点普查期间予以收录命名。嘉靖四十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1—1566)范钦建天一阁时开凿。后范钦曾孙范光文增构池、亭,在天一池边上堆叠“福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