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46822 条 2093 / 3122
3138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民国36年(1947),经中央核准,浮梁恢复教育局,设局长1人,下分第一科、第二科,各设科长、科员、雇员,分工管理学校和文化、体育;并设督学4人,专职视导。
3138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49年5月,景德镇市成立赣东北景德镇市教育局,县成立浮梁县人民政府教育科。市教育局分设中学、小学、社教、文化等组和秘书室、视导室,同年10月,市教育局改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文教科,设正副科长。下按人事、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文化、财务会计设专...
3138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4年,景德镇市文教科分为文化科、教育科。1956年,市文化科与教育科合并,成立景德镇市文化教育局,下设秘书科、文化科、教育科;浮梁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亦改为浮梁县文化教育局。
3138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8年12月,浮梁县划归市辖,次年县文化教育局与市文化教育局合署办公。1960年4月,市文化教育局分设两局,教育局设秘书科和教育科。同年9月,浮梁县建制撤销,市教育局统辖城乡教育。12月,文化局与教育局合并,复名景德镇市文化教育局。
3138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行政机构瘫痪,接着被造反派“夺权”。1968年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教育行政归辖于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宣教文卫组。后分辖于宣教组。1970年3月成立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教育组。1972年10月,市革命委员会政...
3138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9年,景德镇市文化教育局分设两局,教育局设政治处、人事科、秘书科、中等教育科、初等教育科、基建科(后改计划财务科)。各区文化、教育也相应分为二局。
3138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5年,市教育局设秘书科、人事科、普通教育科、职业技术教育科、综合教育科、厂办教育科、体育卫生科、计划财务科。
3138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民国28年(1939)举行了浮梁县第一届运动大会,有国术表演。次年,浮梁县第一区(景德镇)国民体育技能竞赛会,有国术表演和比赛。民国35年(1946)12月,三民主义青年团浮梁分团成立国术区队,区队下设3个分队,开展武术训练。区队长陈德吉、...
3138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36年(1947)8月,三青团浮梁分团部国术训练班在市二中心小学(位于蛤蟆桥)开办,4个月一期,每日下午6时至9时武术训练。该班主任洪镇、军训指导员段云华、国术指导员曹光兴、军训股长胡元章、国术股长余心荣、总务股长胡华清。
3139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5年,市总工会、市人民文化宫组建了景德镇市民间艺术队,开展以武术为主的多种民间艺术活动。队长龚武辉,队员有周银海、赵冬水、胡荣生等人。
3139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年,景德镇市武术协会成立,自此以后,由市武术协会主持开展武术训练、竞赛等活动项目,市武术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3139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3年,市武术运动开始恢复,市体育委员会主持成立了市武术小组,召集人罗序征,成员余忠锦、龚南廷、郭根生、万镇保。组织了44人进行武术训练。同年,举行了市第五届运动会武术比赛。这段时期,设立了第五中学和市第十二小学青少年武术班,罗序征、龚...
3139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4年,市体委主持成立了市武术协会筹备小组,兼管武术训练等工作。召集人罗序征,成员余忠锦、龚南廷、郭根生、万镇保。筹备小组组织成立了市武术队和一个武术班,分开进行训练,共有运动员12名。
3139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3年4月22日,重新成立了景德镇市武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万新华,副主席胡松林,顾问蔡元庆、龚武辉。市武术协会下设理事会,理事会下设教练、竞赛、裁判三个委员会。同年,中国武术协会、《体育报》社、《新体育》杂志社、《中华武术》编辑部、《武林...
3139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6年10月,市体委举行国庆节体育表演,其中有舞剑、舞狮表演。同年开始,市武术运动员多次参加江西省、华东区和全国性武术比赛、观摩、表演,并取得一些项目的好成绩。此后,市内多次举行包括武术表演在内的体育活动及专场武术表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