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941 / 976
14101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2014年,尕秀村总户数365户,总人口1817人,其中男817人,女1000人,新出生人口21人,出生率1.10%。
14102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2015年,尕秀村总户数342户,总人口1929人,其中男978人,女951人,新出生人口31人,出生率1.60%。
14103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2016年,尕秀村总户数339户,总人口1862人,其中男990人,女872人,新出生人口18人,出生率1.00%。
14104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2017年,尕秀村总户数416户,总人口1916人,其中男920人,女996人,新出生人口46人,出生率2.40%。
14105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2018年,尕秀村总户数411户,总人口1926人,其中男936人,女990人,新出生人口32人,出生率1.60%。
14106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2019年,尕秀村总户数412户,总人口1951人,其中男949人,女1002人,新出生人口25人,出生率1.20%。
14107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尕秀大队总人口956人,其中男449人,女507人;藏族950人,汉族4人,回族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5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8人,小学文化程度的211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553人。
14108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即春节,是安多藏区藏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从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初一黎明前,家家“煨桑”,并在佛龛前点燃酥油灯,供奉用酥油炸成的各种面点和其他供品,祈愿来年丰收。常常是长者先起来,女主人从外面背回一桶吉祥水,男女老少换新衣后一家人开始聚餐...
14109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即祈愿大法会,为寺院的重要法会。寺院诵经,祈愿年内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其中正月十三日瞻佛、跳法舞,正月十五日转香巴、驯虎。转香巴佛是拉仁关寺院最为隆重的活动,这天尕秀村民都会身着盛装前往拉仁关寺院叩拜燃香。
14110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即闭斋日,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四、十五。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和圆寂日,家家户户斋戒,不举炊火,不说话交谈,以示纪念。这天尕秀村的善男信女都会去寺院,进行磕头、烧香、转经轮等礼佛活动。
14111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是流行于甘南一带藏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七八月。“香浪”意为“采薪”。相传,每年盛夏,僧人外出采伐烧柴时,因为路途遥远,当天不能返回,于是在外露宿数日,劳动之余,悠闲自得,游山玩水,由此相沿成俗,不但寺院僧人过此节日,群众也于此时郊游过节...
14112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是藏族民间自古相沿的祭祀仪式逐渐衍化而成的节日。插箭节实则为祭祀本地方山神的一种群众性民俗活动,只有成年男子参加。藏族信奉象征性的地方神,属原始多神教的一种信仰。山神祭祀处大多在高山之巅。山神藏语称“拉卜则”,他通常为一丛状物,用木杆、木片...
14113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哈达属于藏传佛教的一种礼敬之物,后衍化为整个藏民族的一种普遍而崇敬的礼节。哈达一般为白色丝织品,对上尊者必须以献哈达表示敬意。向大活佛献哈达,必须弯腰低头至90度,双手捧哈达过头顶,献于活佛座前;对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则只需躬身献上即可;对平辈...
14114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五体投地的叩拜,又称“等身礼”,是藏传佛教徒对佛的祈祷方式。尕秀人叩拜时,双手合空心掌高举头顶,然后依次触额头、颈部和心脏各一次,紧接着双膝跪地,全身俯伏,两手前伸,额触地面。一般叩头三次即可。每年,尕秀村都会有村民以一路叩拜的方式前往圣地...
14115
知识出处: 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糌耙营养好,抗饥饿,便于携带,易于贮存。在藏族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结构和习惯逐步改变的今天,糌耙依然受人们钟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