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3525 / 3736
52861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浩山断裂:位于县境内东部边缘,西南起自道士岭,经浩山乡、海形乡、东北至老屋里,并延入安徽省境内。断裂呈北东45。方向,全长大于25公里,倾向南东,倾角50°—60°。该断裂地貌上表现为直线沟,岩石(双桥山上亚群变质岩)破碎,产状紊乱。
52862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东升断裂:位于境内东南部,通过郭桥矿区,呈北东30°方向延展,全长30公里。南端地层错断明显,片理发育,有大量构造透镜体,破碎带及其两旁有脉岩侵入。
52863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乐观断裂:位于县境内南部,呈北东25°方向延展,全长37公里,为本县最长的断袭,明显切穿不同时代地层岩石。
52864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黄土岭断裂:位于境内中部,呈北东20°方向延展,全长大于20公里,明显错断不同时代地层岩石。该断裂向南延入都昌县境内。
52865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石英斑岩脉,计49条,多分布在东升东北侧。脉宽一般5—10米,延长15—20米。岩性特征: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基质为花岗结构,斑晶含量5—15%,由石英,长石、黑云母组成。石英斑晶常见完好的双锥体。副矿物有独居石、锴石、金红石、磷灰...
52866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花岗斑岩脉,计54条,多分布在浩山乡至和团地段。脉宽一般8—15米,延长30—50米,个别宽达60—80米,延长1000余米。岩性特征:灰白色,致密块状,基质为微粒花岗结构。斑晶含量20—35%,主要是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基质由长英质和白...
52867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二长斑岩脉,计5条,分布在黄荆桥、桃村。出露宽1.5—2米,长3—5米。岩性特征:乳白色,斑状结构,斑晶含量小于10%,主要由斜长石和黑云母组成,层质由大量钾长石和少量石英、白云母组成。副矿物有锴石、磷灰石。
52868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霏细斑岩脉,计5条,见于浩山及廖家畈。脉宽1—3米,长3—5米。岩性特征:白色略带褐黄,斑状结构,斑晶由斜长石(3—5%)及少量石英组成,基质具霏细斑状结构,由长石、石英(95%)、白云母等组成。
52869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硅化岩脉,计7条,位于建楼阳,乱石湾、冯家、中塘一带。脉宽10—25米,延长1000—4000米。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具有中粗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
52870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石英闪长斑岩脉,计6条,位于枫坡岭、吴家、大桃园、连鱼湾、储家、木林坑、黄荆桥。脉宽2—3米,延长8—10米。岩性特征:灰黑色,致密块状,主要物矿成分为角闪石30—40%、钾长石50—55%、石英8—10%。副矿物有磁铁矿。
52871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石英闪长脉,计2条,位于岷山。脉宽3—5米,延长不清。岩性特征:灰黑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3—5%、斜长石55—60%,角闪石35—40%、石英5—10%。
52872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花岗闪长斑岩脉,计3条,分布在岷山茶山场一带。主要矿物成分:斑脉为石英5—10%、斜长石10—15%、钾长石3—5%,角闪石10—15%,黑云母3—5%,基质为长英质60—70%、黑云母5—10%。副矿物有磷灰石、磁铁矿。
52873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辉石闪长岩脉,1条,位于冯家。脉宽160米,延长1000—1500米。岩性特征:草绿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阳起石、绿帘石,副矿物有磁铁矿。
52874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云斜煌斑岩脉,计7条。位于石咀头、毛棚店、曹家一带。脉宽3—5米,长5—10米。岩性特征:岩石风化强烈,呈土黄色,斑晶由角闪石、黑云母组成,含量40%;基质由斜长石、正长石及少量石英组成。副矿物有磁铁矿。
52875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煌绿岩脉,1条,见于雷家垄。脉宽1米,延伸不清。基质具煌绿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70—75%、辉石10—15%、石英8—10%。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