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6040条
基础文献
32条
析出资源
12793条
图表
6522条
人物
10128条
机构
2969条
事件
18351条
地名
943条
专题
1323条
作品
2270条
实物
709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九江市财政志(200...
都昌县志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年鉴2010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08
彭泽县志
湖口县志
庐山区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县志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16
德安县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
九江县志
武宁县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15
九江年鉴2004
九江年鉴 2011
九江年鉴2009
九江市志(1991-...
修水县志
九江年鉴.2005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
浔阳区志
永修县志
修水县志
九江年鉴2017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3518
/
3736
52756
巨蛇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万历十四年(15 86年),有巨蛇,一角六足,如鸡距,不噬人。传说蛇六足者名“肥遗”。
52757
桂花结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二月,县儒学桂花结子。 清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甘泉乡王佑庵培园塾中,桂花结子。
52758
巨鸟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有海鸟长丈余,集于宁远乡之朗湖,见鸡犬之类辄吞食,乡民以弓箭射之不中,以金鼓怖之不动,月余飞去。人称“海鸟”。
52759
鸡长角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顺治六年(1649年),建昌有鸡长角。
52760
彩虹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日亭午有虹寻丈,落淳湖东小池,五色炫然,观者如堵,经日始散。
52761
地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道光十一年(18 31年)五月,连日大雨,艾城东门外寿章庵地忽坼裂,水溢不止,城内骤涨,庵化为深潭。
52762
连理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景泰二年(1451年),熊崇昌宅东有木连理。 清道光年间,新城乡河桥村村后有连理树。 清咸丰十年(1860年)丰安乡周坊村蔡氏祖堂侧有木连理。
52763
虎患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县境内多虎,甚至白昼噬人,逾年始遁。
52764
群鸟食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夏旱,患蝗灾,翌年更甚。六月,有黑翼自腹之鸟,翔集成群,啄而食之,蝗虫渐灭。
52765
冰冻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咸丰十一年(18 61年),岁暮,骤雪盈丈,雪后地冻有裂,树枝茎堕落,樟树连抱者皆枯,河水冰合而坚,可通车马。
52766
古鼎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建昌李士衡夜见光彩出没一夜,雷电风雨暴炸。翌日晨:山坼泉涌,急流中得一古器,篆文款识甚奇。太守刘保衡指以为鼎,献于朝廷。后人以其制作精巧考证为古酒角,非鼎。
52767
长联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国十三年冬,滩溪湾头村、思济村、滩头村、大树村、新屋村、高楼坂、用谦村、东山村、北山村、游田村、琵琶村、芋头坂、江家滩、杜家村等五姓十四村举办十年一届的“万人缘会”(唱大戏兼打醮)。地方名人齐聚一堂,议决以十四个村名嵌成一副长联,以纪其盛...
52768
许逊的传说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许逊,字敬之,晋代汝南人,俗称“许真君”。因其曾任旌阳县令,故又称4许旌阳”。许得a仙家宝剑”于梅山下,后于海昏诛巨蛇,豫章除“孽蛟”,江西各地奉祀为真君,立万寿宫祭供。有关他的传说在海昏故地传之甚广。 磨剑池 位于艾城西冷水观前。传说许...
52769
太子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艾城谦田凤栖山下,传说古时有太子在洞中潜修。半山中有“腾云石嚣,云气常出于石下。
52770
黄婆井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立新乡下村有黄婆井。传说黄婆家贫,常汲井水以解人渴。盛夏酷暑,有老人干渴求水,黄婆为其汲水不厌。喝下三桶后,老人掏出七粒糯米投入水井,以酬谢黄婆。老人走后黄婆发现井水已成美酒,芳香四溢,馥郁甘甜。 从此黄婆卖“酒”集资,家境渐富。一天,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