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6040条
基础文献
32条
析出资源
12793条
图表
6522条
人物
10128条
机构
2969条
事件
18351条
地名
943条
专题
1323条
作品
2270条
实物
709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10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市财政志(200...
九江年鉴2016
德安县志
武宁县志
庐山区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县志
湖口县志
九江年鉴.2006
彭泽县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09
九江年鉴2004
修水县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15
九江县志
九江年鉴 2011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都昌县志
修水县志
九江年鉴2017
永修县志
浔阳区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
九江年鉴.2005
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3515
/
3736
52711
湖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即靖安采茶戏。主要在滩溪、立新流行。保留剧目有《鱼网会母》《卖花记》《荷包记》《南瓜记》《双贵图》《三女图》《秦香莲》等。
52712
黄梅戏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黄梅戏自六十年代起在我县艾城、梅棠、白槎、江上、虬津、江益等地流行。
52713
曹洞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法嗣青原系,相传历经石头仙、药山惟俨、云岩昙晟,传至洞山良价。曹洞宗即由良价和其弟子本寂,在筠州洞山(宜丰县)抚州曹山(宜黄县)所创,称为曹洞一世祖。良价之师云岩昙晟即为“建昌王氏子”;而曹洞二世道膺禅师,又是云居山真如寺唐朝早期住持之一,...
52714
临济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源出南岳系。为镇州(河北正定)临济院义玄禅师所创。清代真如寺晦山戒显为临济第三十三代世祖。康熙时的蟠龙寺(即本县马融寺)觉华和尚和庐山归宗寺迦临明音皆师承晦山。清末真如寺本来长老,为迦临明音之弟子,传法临济。
52715
永修县春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初一、初二日,天明即起,拜天地,焚香化楮。宗族、外眷、亲朋之间相互“拜年”,口称“恭禧、恭禧”。街市闾里,张灯结彩,请酒唱戏,热闹景观为一年之最。建国前,同族诸村至去年当值村的祖堂,拜祭祖先牌位、宗谱,拜祭后敲锣打鼓送到本年当值村的祖堂...
52716
永修县元宵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正月十五日称“元宵节 ”,亦称“上元节”,流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元宵前数日,即作灯市。“设火树、放花爆、抬j踏歌、锣鼓迭奏,称上元”。十五日,各种灯彩有:龙灯(亦称神灯,一般从十三日起出灯)、狮子灯、走马灯、蚌灯、船灯……,竞艺斗巧,眩...
52717
永修县清明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清明前三日,各户载酒携“钱纸”上坟插柳,培土挂纸,以示哀悼(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不行此礼)。相沿成习,至今不衰。建国后,又增加了拜谒祭扫烈士陵墓和开展群众性植树等活动。
52718
永修县立夏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四月立夏日,不论农商各户皆蒸米粉肉,做“立夏粑”,馈送亲朋。同时还“称人”,即用秤称小孩重量,俗传愈称愈长。
52719
永修县端阳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五月初五日,是春节以后第二大节。民间于五月初一日即开始悬艾挂蒲,亲朋间互以粽子、蚕豆、包子、茶蛋、糕点等相馈赠。儿童穿戴一新。初五日中午将艾取下,全家饮“雄黄酒”,并用艾叶蘸雄黄酒洒在住房内外,相传能“辟疫避邪”,又称“过午”。是日举行。划...
52720
永修县中元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俗称“七月半”或“鬼节”,与盂兰会同,但形式各异。十四日晚,备酒饭点香烛,烧纸钱、锡泊“包袱”,祭奠祖先。十五日俗传是烧给无子孙祭奠的“野鬼”受用,故一般均在十四日夜烧完。建国后此类活动虽有所减少,但仍未绝迹。
52721
永修县中秋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在本县属一般性节日,有吃月饼赏月的习惯。但当年准备迎娶的男方,中秋则为大节,格外备厚礼送女家。其中有“爷娘饼”,每个重达二、三斤。
52722
永修县重阳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乡村中有“重阳会”,即以宗族遗产利息,会宴家族父老兄弟。民间的“兄弟会”“姐妹会”亦于此日会聚一堂,畅叙离怀,联络感情。耗资由“会费”利息中支取。我县西南地区还有是日上坟烧香祭祖的风俗。
52723
永修县冬至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是日家族中以祠堂公款利息会宴同族,但妇女不能赴席。冬至,又称“社日”,为“阴人”之一大节 日,所以又有烧纸祭祖之举。今废。
52724
永修县小年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十二月二十三日,各户除秽掸尘,夜晚备酒菜、果豆祭灶,焚香拜送“灶神”。二十四日为“小年”,建国前,长工、店员,是晚参加宴席被“请”坐上席,便意味着辞退。“祭灶神”之举今废。唯打扫卫生和全家备酒团聚风俗仍存。
52725
永修县大年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永修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本县大年并不专指三十日为除夕团聚“大年夜”。全县各地区从二十五日起,每天均有部分村庄住户过年,其历史渊源由各家族的风俗习惯而定。同日过年亦有早、中、晚之分。俗传,古代有一长者生三子,早、中、晚分别到三个儿子家过年,从此,各户均以此为大年之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