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644条
基础文献
69条
析出资源
12380条
图表
10185条
人物
10828条
机构
2022条
事件
20453条
地名
266条
专题
3470条
作品
872条
实物
99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644 条 3849 / 4043
5772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制度
要求党员缴纳党费,主要是为了提高党员的组织观念,福建各级党组织遵照党章规定执行缴纳党费制度。长期以来都规定,有工资收入的党员,按工资收人数额分别缴纳相当工资总额的0.5%~1.5%,每月缴纳1次党费;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村党员,则要求按农事季节...
5772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各级党组织一般都实行“三会一课”制度:即召开民主生活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上党课。“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忽视甚至废弃。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三会一课”制度逐步恢复。据1980年5个地区调查,恢复“三会一课”制度...
5772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制度
1981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形式由集体经营改为按户分散经营,党员和群众的联系减少,也增加了党员完成党交给任务的困难,有的地方的党组织首先采用党员分片包户的办法,把党员和群众的联系固定下来,这种办法被推广到全省农村党组织中,逐...
5772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制度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号召在农村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党员外出务工或搞商品流通,在沿海地少人多地区,外出群众也要求党员带领,因此,在省内外流动的党员日益增多。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各地党组织大多采取在集体外出的群体中单独建立党的支部,和...
5772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制度
1989年,省委要求在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实行党员目标管理。机关、学校、企事业等单位也逐步推开。至1990年底,全省已在37500多个支部和70多万名党员中实行目标管理,分别占支部总数和党员总数的74.8%和75.2%。农村有83%的支...
5772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制度
设在城市的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的日常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省、地(市)县直属机关党委具体负责,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筹规划和协调。 1989年1月,省直属机关党委改称为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负责省直属...
5772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地理、地貌
由河流的曲流作用和河水泛滥冲积而形成的平原,包括河漫滩和一级阶地。福建的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较大河流的下游和西部内陆山间盆地中的河流干、支流交汇的地区,如闽江下游的福州平原、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和木兰溪下游的兴化平...
5772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工业产品
是由常年流水和季节性流水的沉积物所形成,分布于山麓的山前地带。在福建一些较大的山间盆地的边缘常有发育,宽度不大,一般只有3~5千米。组成物质为砂、砾石层,夹有砂和粘土的透镜体,分选差,砾石磨圆度不好,地表物质以亚砂土、亚粘土为主。地面坡降由...
5772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地理、地貌
主要发育于山间和丘间的河谷中,大多是在构造断裂或山间断陷盆地的基础上;经河流冲淤而形成的平原。在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和木兰溪等河谷中均有分布。河谷平原一般是由河漫滩及阶地组合而成,呈带状或串珠状分布,相对高度多在10米左右,地面平缓,坡...
5773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地理、地貌
散布于全省山地和丘陵地区。个体面积不大,底部略有起伏,四周向中间稍有倾斜。盆谷平原是在区域构造控制下,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塑造成的。由于内外营力的差异,导致平原形态不一,有呈圆形和半圆形的,也有呈矩形、长条形、菱形的。堆积物以冲积、...
57731
台地 工业产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工业产品
是介于丘陵和平原之间的过渡地貌类型,多发育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或缓慢上升的地区,台面较为完整,坡度平缓或呈波状起伏,倾斜度一般小于5°。台坎坡度较陡,多在15°左右,相对高度15~50米。现代地貌过程多以片蚀为主。 福建省台地主要分布在东南...
57732
丘陵 工业产品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工业产品
发育于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或缓慢上升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山地边缘、河谷两侧、盆地内部和东部沿海。在流水长期侵蚀、切割下,形态破碎,无一定脉络或脉络不明显,常发育有干谷、冲沟、坳谷等微地貌形态。坡度一般为15°~25°,海拔在500米以下,面积约...
57733
山地 地理、地貌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地理、地貌
由山岭和山谷组合而成。通常位于构造运动和剥蚀作用活跃的地区。地势高、切割深、地质构造复杂,海拔均在500米以上,坡度通常大于25°。本省山地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武夷山脉、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太姥山和玳瑁山等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3%...
57734
岩滩 地理、地貌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地理、地貌
又称海蚀平台,为波浪作用冲磨而成的台阶式地貌,常与基岩海岸相伴而生,主要分布于岬角和岛屿的迎风面浪的岸段,一般是后靠海蚀崖,面临深水岸坡,宽度各地不一,由数十米至百余米不等,岩滩的滩面形态,多数呈岩礁状,也有平台状的,这与组成岩滩的岩性、构...
57735
砾滩 地理、地貌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地理志 | 类型: 地理、地貌
出露面积有限,主要分布于基岩岬角间小湾顶部和海岛小澳的高、低潮间带,常见于火山岩和花岗岩组成的岸段,系附近基岩崩落的块石和碎石,经波浪磨蚀堆积而成,宽度不大。如平潭王爷山仙人境砾滩,基岩为石帽山群,岩性致密,裂隙发育,山坡陡峭,砾滩宽约25...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