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644条
基础文献
69条
析出资源
12380条
图表
10185条
人物
10828条
机构
2022条
事件
20453条
地名
266条
专题
3470条
作品
872条
实物
99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644 条 3844 / 4043
5764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萨姓原为色目人,信仰伊斯兰教。从入闽始祖萨仲礼起,均与汉人通婚。三世祖萨琦,“一变其色目之俗”,“持家训俗,悉革先世色目旧习,凡饮食居处、婚姻葬祭,一本朱元晦夫子家礼为表率”,接受了汉人习俗。
5764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民俗
出姓蒙古族入闽始祖出不归,入籍福州屯田,并任指挥使,其妻那氏,可能是民族内部通婚。出不归子佛家奴,落籍福州屯田,配偶不明,三世祖与四世祖配偶均不明。五世祖出光育于天顺六年(1462年)由涂岭新厝乡迁居照船山下洪厝坑,从五世祖以下,几乎全是蒙...
5764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将泉州回族研究列入“八五”重点研究课题,确定厦门大学陈国强为课题组负责人。“八五”期间,陈国强带领课题组成员多次到泉州回族分布的地区,进行全面调查,搜集资料。按照泉州回族的来源和形成、迁移和分布、宗教信仰、节日...
5764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1983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组织民族调查组到惠安百崎进行回族调查。1991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师生又与惠安县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对百崎回族进行调查。两次调查都从不同的角度,考察百崎回族的历史、族源、文艺、语言、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生产...
5765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厦门大学庄景辉长期从事陈埭丁氏回族的调查与研究。1979年,随庄为玑教授进行“泉州海外交通史迹”的调查,并以陈埭丁氏回族为对象,注重对其文化史迹的考察和谱牒资料的搜集。在此后十几年的社区调研中,先后发现了30余部陈埭丁氏族谱,随后将这批零散...
5765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20世纪30年代起至1953年,全省先后在福州、南平、厦门等地建起了24个气象台站,57年发展到53个,组成全省气象台站情报网,通过无线电(有线)电报方式向气象台拍发地面天气报。1954年起至1990年间,除完成拍发地面天气报外,还为省内外...
5765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50年代初,福建省雨量网由气象台站的雨量点和水文部门的雨量站组成。1958年随着大量农村气象哨的建立,全省雨量网也随之增加气象哨的雨量资料。各地雨量站在每年3~9月汛期,特别是在梅雨季和台风季节,提供雨情信息,为水库、铁路等部门防汛提供雨情...
5765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福建省雷达情报网从1961年建立气象雷达时开始建网,为省内气象台提供雷达回波情报,特别是台风、暴雨、冰雹、飑线等雷达探测实况资料,为天气预报分析服务。70年代起全省有福州、长乐、晋江、建阳等四部雷达为天气预报提供情报服务,并为福州、崇安、连...
5765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农业气象情报网福建省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开始于1954年,当时由福州气候站首先开始编发《农业气象旬报》,供农业部门使用。1958年建成全省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网,省内有46个气象站向中央气象局和省局拍发农业气象旬报,部分有承担农作物观测任务的气象站...
5765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60年代以来,省气候资料室开始编写服务性气候分析材料,如《福建省干旱》、《福建气候》等。70年代,全省气象台站根据气象资料编写出各地的气候,供有关部门使用。1980年,全省范围进行农业气候区划,为农、林、牧综合开发和规划服务。
5765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60年代初,开始应用气候分析,当时仅限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研究。70年代以来,开展了风能、太阳能和城市规划合理利用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与服务。1984年后,为福建大、中型新建和扩建工程、城市环境规划等进行污染气象条件的现场监测、评价和专...
5765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福建省年平均气温开始比较明显地持续偏高,其中,1997—2005年,连续9年平均气温偏高,1998年、2002年、2003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年份。
5765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极端最高气温36.2℃~43.2℃福建省大部地区37.7℃~42.0℃。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6—9月,以7月、8月居多。1971—2005年的极端最高气温以2003年7月21日出现在尤溪县的42.4℃为最高。 极端最低气温-12.8℃~-3....
5765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气温年较差15.0℃~21.0℃;,由内陆向沿海、西北向东南、河谷低地向高山递减。气温年较差内陆大于沿海,建宁县气温年较差21.3℃,为全省最大。 内陆地区日较差普遍大于沿海地区。
5766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气象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冬季(12—2月):平均气温6.1℃~14.51℃,冷空气活动频繁,南北温差大。其中,12月是全年南北温差最大的月份,浦城与诏安的差值达7.4℃。 春季(3—6月):平均气温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受冷暖气流交绥影响,气温回升,雨水增多。4月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