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644条
基础文献
69条
析出资源
12380条
图表
10185条
人物
10828条
机构
2022条
事件
20453条
地名
266条
专题
3470条
作品
872条
实物
99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644 条 3839 / 4043
5757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登山。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三、封龙节、六月初一、九月初九都举行登山活动,地点多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区。届时不限地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参加。以先到达目的地者为胜,而后进行对歌、打猎、酌酒等活动。1980年,霞浦县体委、民政局、文化...
5757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骑海马。在滩涂上驾驶“滑板”,是一项结合生产劳动的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霞浦、福安沿海地区。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戚继光由浙江来福建抗御倭寇,仿照北方雪橇的形式制作“海马”(一块长约1米,宽约40厘米的木板,前面加两个扶手),...
5757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猴抢蛋,又称猴孵蛋。在地上画一直径30厘米的圆圈,圈内放3枚鸡蛋大小的鹅卵石。1人乔装母猴,两手撑地,双脚轮换支地,配合双手护“蛋”,要眼观四方,尽力保护着身下的3枚“蛋”,并用悬空的那只脚,横扫抢“蛋”的猴仔。其他若干人乔装猴子,在圈外极...
5757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虎抓羊。10人以上拉手围成圆圈,象征“羊栏”。另选一人在圈内为“羊”,一人在圈外为“虎”。羊可在“栏”内外自由跑动。拉圈为栏的人按节拍移动跳跃,双手上下摆动,像挡门保羊阻虎。双手上举时,表示“栏”门开,“虎”方可窜人“栏”内抓“羊”,“羊”...
5757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打枪担。表演者腰佩刀鞘(俗称割吊),一手握柴刀,一手持枪担(竹制挑柴扁担),且敲且舞。在“嗒嗒、嗒嗒”的节奏中,透出一股纯朴的山野劳动气息,虽无音乐,却有节奏。它吸收了畲拳畲棍中的拔、挑、架、臂等“对打”动作,融体育、舞蹈为一体。
5757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舞龙。畲族每到节日必有舞龙活动,祝福村寨平安欢乐。
5757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顶棍。也叫双推竿。用一根1一2米长的木棍,两人对立推项,有手顶、胸顶、肚顶、肩顶等。
5757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顶牛。二人在地上碰撞、斗力。其一用脚冲撞,即二人皆1只脚跳动支撑身体,另只脚后弯,用手拉着。互用膝部碰、顶、撞另一方,至对方双脚着地为胜。其二用头顶撞,二人俯地、头顶头,互拉双手,靠腿部和腰部力气,把对方顶出活动界限为胜。
5757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猴占柱。以柱子多的祠堂、众厅为活动场所,活动者要比柱子多出2个数。每柱只限站1人,甲乙两者没位置,形成甲追乙,乙即奔跑躲避,如逃进丙位,丙即让位奔逃以避被捉。这样一来,如丙遇险亦可找丁柱安身,丁也立刻奔跑他避。场上始终保持一追一避,直到甲追...
5758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跳沟越野。选择沟渠横亘的山野进行比赛,跳沟前进,也像跨越障碍物赛跑一样。赛时择定地点,统一方向,同时起跑,跳沟前进,以跑得快、跳得稳、首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5758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爬树。比爬树既是体育活动,也是生产需要。比赛时选择在林间高树进行,以攀得快、攀得巧、攀得高取胜。还有爬竹竿,可用手用脚,也可以只用手,不用脚,或倒立着攀爬而上,以爬得快、爬得高者胜。
5758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射箭。比赛时,确定地点,统一箭弓,选好射靶,按编组或个人依次发射,一般以三箭为准,命中靶中最高环数者为胜。
5758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放纸鸢。畲族村山高风大,秋高气爽时,畲族青年做长方形瓦式纸鸢进行比赛,以花样新、飞得高、飞得稳取胜。
5758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掰手腕。双方各以右肘关节部位置于桌上,小臂抬直握住对方手腕上部。一方被压,腕角触桌者为输。比赛一局后交换一次位置。采用五局三胜制。
5758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民族志 | 类型: 其他
一般由媒人牵线,先由男青年到女家,畲语为“〓(看)娘(姑娘)”。女方若有意,即在男方离开前煮点心奉上桌,如果不煮点心则暗示不同意。而男方中意即吃下点心,不中意则不吃。若双方同意,则男青年送给女方礼物,如银手镯等,女青年回赠“定亲带”一条,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