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6260 条 240 / 1084
3586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王溥子。仕至比部郎中。
3587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后改名贻距,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王溥子。景德二年(1005)进士,仕至司封员外郎。
3588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原名克明,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王溥孙,王贻正子。清慎寡言。尚太宗女郑国公主,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曾知记州、单州、徐州及澶州、定州、郓州。在徐州曾筑堤城南以御水患。在郓州,曾相度地势筑东西道30里,以排山洪霪潦。官至枢密院使,拜同中书门...
3589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王贻永子,王溥曾孙。仕至西上合使。
3590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子元。幽州蓟(今属天津市)人,宋太宗年间主管博州兵事,日督博州知州修筑城湟,造兵器盔甲,仓库积存粮食。人谓其多事。后契丹进犯,得以有备无虞。迁登州知州,沿海警备,亦筹划有方。
3591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923-999)昭州恭城(治今广西恭城)人,建隆初(960)任赞善大夫。当时魏师、符彦卿专横恣肆,朝廷选官员中之强干者莅其属邑,于是选周渭任永济县知县(今冠县、临清一带),治有能声。后知棣州、扬州、诧州、宋州,通判兴州及任广南两浙转运使等...
3592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927-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20岁从军,先仕周,官至殿前都检点。恭帝即位,年仅7岁,匡胤策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用十多年的时间,平叛军,灭后蜀,扫南汉,降南唐,并大力改革政治、军事、用人制度,为宋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开宝九年(...
3593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928-986)博州聊城(今聊城市)人。初在吏部为小吏,给事周世宗官邸,官至左藏库使。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伐蜀,命迥监秦州戍兵。后从征太原,亦为监军。以功迁东上合阖使。开宝五年(972)命为广南道兵马都监,兼诸道巡检。八年(975),奉使...
3594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一936),大名馆陶人。有勇善射。初录赵匡胤帐下。周显德中,赵匡胤从世宗南征,为战舰所困,敌方一人甲盾鼓噪直往前冲,众莫敢当。琼弯弓射之,一箭而踣,敌遂却。攻寿春时,赵匡胤乘皮船入城,濠城上车弩剧发,矢大如椽,张琼急以身蔽赵匡胤,矢中琼...
3595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大名馆陶人,张琼之兄。张琼因遭史珪、石汉卿二人诬告,被赵匡胤赐死。死后,家无余财,仅用仆3人。赵匡胤悔,乃优其家人。因琼子尚幼,遂擢张进为龙捷副指挥使。
3596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信臣,并州晋阳(今属山西)人,赵匡胤在位期间任濮州刺史,时黄河决口于澶渊(今河南濮阳),命守忠与团练副使曹翰治理,迅将决口堵塞。守忠升任团练使,在濮州任职达20年,宋太祖称赞他说:“守忠方正臣也。”
3597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曾为观州别驾。后其子毕宗昱为观城令,落籍于此,遂为观城人。
3598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毕士安父。曾为观城县(今属莘县)令。落籍于此,遂为观城人。
3599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938—1005)本名士元,字仁叟,因避王讳,改士安,字舜举,其先为代州(治今山西代县)人。父义林,为观城令,遂定居于此。宋乾德四年(966)举进士,历任兖州府观察推官、大理寺丞、殿中丞、监察御史。雍熙二年(985)迁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
3600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大名观城(今莘县观城镇)人。毕士安子。仕至卫尉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