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133 条 6 / 676
76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绘了樱桃成熟、麦子泛黄、天气清和、燕子呢喃的景象。妇女们停止了缫丝车的工作,摘来蚕豆装满筐。
77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女郎传蒲酒入雄黄盘,盘中堆角黍尖如塔,采艾归来饱试尝。
78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痛苦,作者想寻找避暑的地方。诗句中提到了鹅塘和孝姑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避暑的向往。
79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连续多日大雨后,溪水满溢,如同海洋。直到立秋晴日,蒸茄麵餅以报答田公。
80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绘了柏树凋零,红叶散落,蛙溪如练,映照长空。金声阵阵,如弦管宛似灵岩晓钟。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感悟。
81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冷雨凄凉的场景,一年西成已下场,买得街中恒裕货,复沽三点多过重阳。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序更迭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82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菊花凋谢,无法成春,五结流传,欲赛神。更请梨园何处演,老宗祠已旧翻新。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序更迭的感受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83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良时刚过小春,雨雪霏霏,七断又连。家家堆不住纸板,一朝日出闹溪边。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新生的期待。
84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捣完年糕、喝完汤后,烧钱酹酒感谢三光。大班纸客宁波动,卜定财源旺一乡。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对新一年的期许。
85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男女纷纷进入殿中,焚香烧烛,满堂红。鼾声如同雷声,吵得诸神耳欲聋。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仪式的描绘和对人声嘈杂的感受。
86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不同的风俗,不要以为现在的风气就比古代好。看那些男女都追求着装装饰效仿西方。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不同文化习俗的观察和对人们追求时尚的态度的描绘。
87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孟子所言的岁末修桥,以及在浙江宁绍台三都四县的蛙溪上修建两座石桥和两个亭子的历史。其中,东桥名为寅宾,西桥名为寅餞,两个亭子分别名为涵碧和拥靑。这些桥和亭子都是为了方便当地百姓通行和休息。文中还提到,中国最著名的桥梁是泉州...
88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个位于大里村的桥梁——寅餞桥的修建过程。该桥位于新奉嵊三邑来往的通衢之上,由村之人王君朝卫集同志建造,历时数载,耗资万余银。桥成后命名为寅餞,与另一桥寅宾相呼应。但在民国十年辛酉七八月间,该桥遭到了大水的破坏,仅留下了左方濒...
89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个位于大里村的桥梁——寅餞桥的修建过程。该桥位于新奉嵊三邑来往的通衢之上,由村之人王君朝卫集同志建造,历时数载,耗资万余银。桥成后命名为寅餞,与另一桥寅宾相呼应。但在民国十年辛酉七八月间,该桥遭到了大水的破坏,仅留下了左方濒...
90
封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封底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