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49 条 157 / 670
2341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长老会民国31年(1942)成立,设正、副会长各1人,由从事工商业、医务工作的年老者组成。至37年(1948),辖山河、平子、永乐、永和、罗川、纪纲6个乡(镇)长老会,全县共有会员2232人。
2342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中医师公会民国34年(1945)6月12日成立,设常务理事1人,理事3人,监事1人。
2343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中国少年先锋队新正县组织民国21年(1932)4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寺村塬革命委员会)时,即成立有少年先锋队组织。25年(1936),共青团组织改称青年救国会后,凡14岁~18岁青年救国会会员均参加少先队,...
2344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抗日救国委员会民国26年(1937)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部及所属第一师移驻罗川、山河、宫河等地。部队到达后,即派民运科科长方国华率工作人员开展抗日宣传,号召民众团结起来,组成民族统一战线,倡议成立抗日救亡组织。民运科首先于2月中旬,在...
2345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49年10月19日至20日,在县城召开正宁县农民代表会议,选举成立县农民协会,罗文蔚任主任。次年2月23日至3月1日,召开县农民代表会议;11月7日至10日,召开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50人,选举产生县农民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王统...
2346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6年9月,在县城召开正宁县工会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成立正宁县工会委员会。“文革 ”初期,组织撤销,业务由县革委会政治部兼办。1973年7月,成立正宁县工人代表会。次年复称正宁县工会委员会。1979年6月,改称正宁县总工会。1984年6...
2347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7年11月,正宁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改称正宁县妇女联合会,次年随正宁县撤销并入宁县妇女联合会,1962年1月恢复正宁县妇女联合会。“文革 ”中,妇女工作由县革委会政治部代管,1973年4月恢复县妇女联合会。1985年底,建乡(镇)妇联12...
2348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2年8月设,为私营工商业者的组织。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此团体解散。1994年9月,在县城召开正宁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大会,选出会长1人、副会长3人、执行委员13人。同时,恢复县工商联,编制2人,为科级...
2349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96年5月成立。2002年10月,选出第三届理事会会长1人、副会长4人、秘书长1人、常务理事11人、理事37人。至2006年底,先后有276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光彩事业活动,兴办光彩项目18个,帮办建起1所光彩小学、3所希望小学,为社...
2350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又名青、红帮。清同治后期传入县境,形成散居秘密团体,其首领称大爷。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十六日,县内哥老会配合宁县哥老会首领彭泗海,带领会党打开正宁县城(罗川城),但未伤害知县王炳勋,令其继续就任。十月初,榆林子南头任政义等哥老会头领起...
2351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是民国时县域农民为抵御兵匪的骚扰而自发组织的民间秘密武装团体。会内以道徒相称。主要活动是练拳习武,结拜兄弟,宣传长生不老,刀枪不入。民国14年(1925),国民军冯玉祥部攻打兰州,甘军黄得贵、韩有禄失败东走,7月退至陇东,黄部驻早胜,韩部驻...
2352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宫河人曹植林、曹植忠二人从陕西引入,后逐渐蔓延全县。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明令取缔。1958年5月,彻底摧毁瑶池道,逮捕马槽沟等地瑶池道道首杨全贞、车本贤等3人,管制1人,登记道首8人、道徒125人,缴获反动罪证12...
2353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民国27年(1938),山东省圣贤道分子王连知来本县秦家店、张家坪一带,以求神送病为幌子发展道徒10多人,组成圣贤道组织。后遭土匪抢劫,该组织解散。1962年,隐居在陕西的王连知再次返回县域牛家山一带,恢复圣贤道,发展道徒15人(其中女3人...
2354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又名 “中华道德慈善会 ”。民国38年(1949)冬,一贯道头子刘国公、董志俊、王梦发由陕西潜入正宁,以铲碨子(石制用以磨粉粮食的器具)、卖布衣为名,在乡村设坛敬神,发展道徒,进行反动活动。如以解放军的帽徽造谣说:“八是八路军,一是一贯道,...
2355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8年5月,县域发现中华理教会分子1名,及时取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