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622 条 840 / 842
12586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洗马池(XiǎnmǎChí)在慈城镇西南杨陈村村委会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洗马池,县南七里。一名‘双莲池’,在孝子池南偏,相传系宋官枢密院杨文德故迹。”为洗马掘成,故名。
12587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泻红池(XièhóngChí)在慈城镇西南的赭山清果寺前。光绪《慈溪县志》载:“泻红池,县南十里,赭山清果寺前。”因赭山土质红色,山水染红后泻入池中,故名。清杨兆熊诗:“骤雨添涧泉,活活丹砂走。乱流竹篱根,迸入溪桥口。坐愁桃源春,闲数落红否...
12588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玉泉池(YùquánChí)在慈城镇北,小北门外半里。光绪《慈溪县志》载:“玉泉池,县北半里,小北门外。”因泉水洁净如玉,故名。
12589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玉湖池(YùhúChí)在洪塘街道西南裘市村村委会驻地。光绪《慈溪县志》载:“玉湖池,县东南十七里,明总兵裘市锦所凿,通市河,设闸以放水。旁有楼,其子横山先生读书处也。”该池水质洁净如玉,池大似湖,故名。清裘日和《玉湖感怀》诗:“玉湖水沦漪...
12590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箬帽池(RuòmàoChí)在洪塘街道东陈家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载:“箬帽池,县东南二十里,以形似箬帽得名。陈氏居此,故俗称凉帽陈。”
12591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义池(YìChí)在洪塘街道下沈村高池头自然村。光绪《慈溪县志》载:“义池,县东南二十里(池头沈)。沈氏居此,凿池以便人汲,故名。”
12592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毛家浦(Máojiā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1.5千米的慈湖人家社区南慈江边,以毛家自然村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毛家浦,县东南四里(塔山东)。源出花屿湖,南入后江。”
12593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花屿湖浦(Huāyǔhú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东南2.5千米的观庄村西南慈江边,以原花屿湖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花屿湖浦,县东南八里,南经葑河桥,入后江。”
12594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彭山浦(Péngshā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2.5千米的彭山西南慈江边,以彭山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彭山(雍正志作鹏山)浦,县西五里,南入后江。”
12595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王子浦(Wángzǐ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4千米的民丰村东南慈江边。光绪《慈溪县志》载:“王子浦,县西一十里,南入后江,俗称王桥浦。”以王子桥得名。后亦称皇吉浦、黄吉浦。水自中心河入慈江。
12596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郭塘桥浦(Guōtángqiáo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西5千米的民丰村方家渡西慈江边,以郭塘桥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郭塘桥浦,县西一十五里,源出郭塘岙,南由方家渡入后江。”
12597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前沈浦(Qiánshě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2千米的原后洋村前沈自然村南,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前沈浦,县东南五里(前沈南)。”
12598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后沈浦(Hòushěn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2千米的原后洋村后沈自然村北,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后沈浦,县东南五里(后沈北)。”
12599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应家河塘浦(Yīngjiāhétáng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2.5千米的原后洋村应家河塘东端,故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应家河塘浦,县东南七里(横山西)。”
12600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 类型: 其他
港西浦(GǎngxīPǔ)位于慈城镇政府驻地南3千米的前洋村江西自然村东,官山河边,因旧时东面有宣德港,故名。村名亦称港西。光绪《慈溪县志》载:“港西浦,县东南七里(横山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