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169 / 3354
4752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福安仰山书院位于福建省福安市甘棠南门外。据施景西《“庆元党禁”期间朱熹行实考略》载,庆元间,朱子流寓甘棠,于上东庵讲学。杨复自此师从朱子,终得其真传。故清代修建仰山书院时,祀朱子。书院今仍完存。
4752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古田魁龙书院位于福建省古田县城东开发区西山村境内。据林其将《魁龙书院》①和施景西《“庆元党禁”期间朱熹行实考略》载,书院建于宋代,明中叶废,清代中叶重建。明清至1949年以前辟为先贤祠,设有朱子享堂,每年春秋二季,在书院中举行祭祀朱子的活动...
4752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古田溪山书院位于福建省古田县北。据施景西《“庆元党禁”期间朱熹行实考略》载,书院建于宋淳化二年,朱子曾为其书匾。朱子逝世的翌年,改书院为溪山晦庵祠,《乾隆古田县志》载:“祀朱子,二林配焉,历元迄明,有常享。”
4752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南溟书院又叫文公祠,位于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狮山东侧。明嘉靖五年由巡海道蔡潮倡建,祀朱子,是士子习书礼文场所。清康熙三年“迁界”时被毁,“复界”后由明末漳浦县铜山所人、清康熙六年进士、官至宗人府府丞的唐朝彝倡议重建,设义学。康熙三十年,漳浦知...
4752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武夷山紫阳楼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府前村。建于宋绍兴十四年,是刘子羽为朱子母子建造的居室。朱子在此居住四十余年。紫阳楼素砖素瓦,风格典雅,一楼二进。前进为朱子书房和寝室,朱子为不忘父志,寝室以其父名号“韦斋”为名;将书室命名为“诲堂”,以...
4752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武夷山朱子社仓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凤凰巷内,原名五夫社仓,为朱子创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备荒赈灾民仓,因坐落于五夫里而得名,后邑人为缅怀朱子善政之德,遂改称朱子社仓。朱子亲撰《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追溯并记述社仓创建始末。社仓竣工后...
4752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霞浦“朱公井”据翁怀仙《现存于霞浦的“朱公井”》载,南宋庆元间朱子流寓长溪,留下许多墨宝和遗迹,其中有三口为历代民众所传颂的“朱公井”。其一在五路亭,现已废,但遗迹犹存。其二在南乡文星明堡村叶山村。《霞浦县志·名胜志》载:“朱公井,在县南八...
4752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武夷山朱子巷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街,原是一条叉巷,始建于南唐时代,距今1000多年。叉巷本无名,朱子寓居五夫紫阳楼时,每次外出问学探友、寻幽问道时,都要经过这条叉巷,后人为怀念这位理学集大成者,称叉巷为朱始巷。这个俗称约始于朱子逝世...
4752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武夷山冲佑观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宫,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观。从宋淳熙二年起,朱子主管冲佑观达四年之久,并写有《题冲佑观》《题冲佑观清虚堂》等诗。清乾隆《武夷山志》卷五载,朱子于庆元元年宿冲佑观观妙堂,见壁间李弥逊题诗已剥落,曾令人镌石嵌...
4753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武夷山歇马庄(南丰寺)位于武夷街道办吴齐村黄竹园自然村。朱子定居五夫里后,常随恩师刘子翚前往武夷山游学,因路途较远,刘子翚便在下梅里附近购屋一栋,置田200余亩,以便途中歇息,名为歇马庄,把田租充作讲学和其他费用。朱子十八岁时,刘子翚病故,...
4753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建阳考亭书院石牌坊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镇考亭村,为区文物保护单位。据新编《建阳县志》载:石牌坊为明嘉靖十年,巡按福建监察御史蒋诏及巡建宁道佥事张俭所立,四柱三间五牌楼结构,高约10米,宽约8.6米,牌坊匾额“考亭书院”为宋理宗御笔。坊...
4753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建瓯艮泉井福建省建瓯市艮泉井也叫朱子井,在建瓯博士府对面,现在福利院门口大树下东侧。传说井底有一块用大石板雕刻的八卦,故也叫八卦井。民国《建瓯县志》卷二十二载:“艮泉铭,井在朱子祠前,宋淳熙乙未凿。文公铭曰:‘凤之阳,鹤之麓,有屼而伏;堂之...
4753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遗址
尤溪活水亭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城关水南公山南侧。据民国《尤溪县志》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知县方溥建活水亭于半亩方塘上;清乾隆十四年(1749),邑令赵其偀于公山南侧重建,嗣亭倾圮,贡生张禹柱等捐资重修,并创建“石门。《武夷胜境理学遗迹...
4753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器物
邵武朱子象牙朝笏据《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载:朝笏为象牙质,呈弓形,长55厘米,上宽3.8厘米,下宽6.2厘米,厚0.6厘米。朝笏原由朱子二十五代裔孙朱木松收藏,1983年4月,送交福建省邵武市博物馆收藏。
4753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婺源“廉泉”位于江西省婺源县紫阳镇东门大桥南旧城墙下,为两米见方的石凿泉池。据叶光立《徽州朱熹遗迹考察》载:宋绍兴二十年,朱子回乡扫墓,曾与门人漫游到此小憩,畅饮此泉水,见水从石罅间淙淙涌出,清澈晶莹,感慨之余,挥笔名之曰“廉泉”。廉泉至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