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544 条
2023年
544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544 条
文学
82条
艺术
2条
建筑
309条
遗址
105条
器物
40条
其他
6条

颗粒列表

共 544 条 26 / 3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76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电尕乡谢协村,始于公元968年(北宋开宝年间)由造帕达旺加参和造日盖父子在迭部传教时创建的苯教寺院。后既是卓尼禅定寺属寺,又为尖尼乍日寺的支寺。藏语全名为谢谢贡巴雍仲闹日温琅,意为“金盆寺苯教珠宝洲”。活佛共传承四世。1958年前有经堂...
377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建筑
黑高寺位于卡坝乡吾一卡村背后的山坡上。约于公元1466年(明成化年间)由益黑傲扎主持创建的苯教寺院。原建在卡坝路寺附近台地上,后因屡遭匪徒袭扰等故,迁至新址。解放前有经堂1座、僧舍6院,住寺僧侣13人。“文革”期间被拆毁。
378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卡坝乡安子沟葱地村附近。约公元1524年(明嘉靖三年)由洛桑丹珠主持创建的苯教寺院,电尕谢协寺的属寺。该寺自创建未确立活佛,寺内宗教活动由僧官护持。1958年前有经堂、佛殿各1座,僧舍3院,住寺僧侣31人。
379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建筑
位于卡坝乡尼欠沟内,约于公元1465年(明成化年间)由西让加才主持创建的苯教寺院,系桑周寺的属寺。创建以来亦未确立过活佛,寺内宗教活动由僧官或年长僧人主持。1958年前有经堂1座、僧舍9院,有住寺僧侣15人。“文革”中被毁,现并入桑周寺。
380
知识出处: 迭部县志 | 类型: 建筑
高布寺位于腊子口乡朱立沟内,始建于公元1770年(清乾隆年间),是由尤忠丹增主持创建的苯教寺院。约于1802年曾与康多村日绰(小寺)合并。该寺1958年前有经堂两座、僧舍63院,住寺僧侣75人。1935年和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先后...
38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器物
镰刀短柄,呈月牙形,多用于割禾,兼割柴草。
38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器物
犁即二牛抬杠。全县至今仍大量使用。
38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器物
连枷拍打脱粒麦子、油菜、豆类。
38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器物
风簸(风车):木制,用木箱和装有木片的轴构成,用于分离谷物糠、粒,大部地区沿用此工具。
38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器物
背篼用竹蔑编制而成,本县农村常用的人力背运工具。
38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建筑
“神仙桥”木拱桥,俗称“飞桥”。人渡桥时桥板上下颠簸摇晃,似有神仙腾云驾雾之感,故称“神仙桥”。此种桥民间较多。清前所建跨越白龙江的永定桥(县城南门外),建于清康熙5年(1666)。此西1公里是南桥。县城西5公里沙川桥1座。跨岷江的有两河口...
38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建筑
龙桥过去,大多建筑在县城内外大水沟通道上。桥面构筑楼阁,竖4柱或6柱,边缘镶栏杆,顶覆瓦,雕梁画栋,精工细做。基底砌筑石条及石块。整体建筑,别具一格。建修过的龙桥有北水门、北街、东街、南关、西关、后坝、三眼、北关、罗家峪等10余座。50年代...
38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建筑
索道临时性渡河用竹绳索道(俗称蔑绳)。竹绳固定在两岸木架(俗称辘辘)上,滑溜时用两块硬木圆筒(俗称溜壳儿)套住蔑绳,外以缚身绳系紧溜壳,用力攀蔑绳滑动向前来回渡河。解放后60年代仍保留有索道,但陆续以钢丝绳和滑轮取代,牢固省力。
38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建筑
船渡解放前沙坝、沙湾、上堠各设木船一只,在白龙江上摆渡。船绳竹蔑做成,往往绳断船翻,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1949年秋,沙湾渡船翻沉,44人遇难。
39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建筑
巴藏至曲瓦间横跨白龙江的公路桥,位于两郎公路65公里处。1976年10月1日建成,国家投资10余万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