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497 条
2023年
497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497 条
文学
480条
建筑
17条

颗粒列表

共 497 条 4 / 3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6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源于东汉正一天师道初创时期,无编著人姓名。原书卷数不详,载于《正统道藏》的6卷本已有残缺,收入洞神部表奏类。书言汉魏六朝天师道书符上章仪法。
47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正一天师道醮仪之一。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正一道士所作,但未著撰写入姓名,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卷分4章,即:谢过祈安章、言都功章、保护婴儿章、斩恶破鬼章。
48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该经相传由太上亲授天师张道陵,但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时期的天师道经典。1卷,何人编撰不详,载《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内载正一道士人道受戒、日常修行及衣食起居等各方面必须遵行的规章仪范,共计有30种,132条威仪。
49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正一天师道箓仪,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或唐代。书中未书编撰人姓名,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本卷记载正一道士授度法箓治职之次第。《正统道藏》收入该箓仪时,后附《天师治仪》一篇。
50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此经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南北朝时期天师道徒所作。1卷,未书编撰人姓名,收入《道藏》正一部。所作经文为七言韵文,首先赞颂老君之道合乎自然,学道者当修身洁已,慎勿贪淫。其次叙述老君变化易形,西化胡人;西汉时传道张陵,设二十四治等神奇故事。
51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该卷前半篇为《五感文》,言修炼涂炭斋法。涂炭斋乃早期五斗米道斋法之一,其法“以苦节为功”。后半篇为《众斋法》,论述道教斋法要旨及其种类。
52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撰。1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卷言东晋南朝天师道“立治置职”,以道官祭酒统制道民之法。陆修静《道门科略》续云:太上“授天师正一盟威之道,禁戒科律,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内外道士二千四...
53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又名《太上老君乐音诵诫》或《乐章诵诫新法》。1卷,收入《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按《魏书·释老志》称:北魏初道士寇谦之假托太上老君降临嵩山,授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使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本书内容与《释老志》所述略同,盖《云中音诵新科...
54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原题“三洞弟子徐氏撰”。此人系南朝刘宋时五斗米道信徒。2卷,收人《道藏》正一部。上卷主要论述太上道君化生及降世传道故事。内称:中国奉无上大道,胡国奉佛道,楚越奉清约大道。又称魏晋时有清水道,为张天师家奴所传。
55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唐张万福撰,2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内容分两大部分:首先简述传授道教经戒法箓之阶次,并解说其要旨,谓道士初人法门,先受持智慧诸戒,以防患止罪:其次受佩正一符箓,以制妖保神;其次受五千文,以明道德生化源起,其次受洞神三皇文,渐登下乘;再...
56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唐张万福撰。1卷,收入《道藏》正一部。此书为斋醮仪法,从中可见隋唐道教所尊奉之主要神灵和符箓。
57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唐张万福编录。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本卷系抄录早期天师道经典《天师请问法服品》而成。经文假托太上授天师张道陵法服、法具,为之解释各等仙真所穿法服之区别。太上又为天师说科戒46条,规定道士穿戴、脱去、制作、放置法服之规章禁戒。
58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此经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时期。为正一道士所作,但未署撰经人之姓名。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首先论述宇宙天地万物之起源,即所谓“妙始”。篇末叙老子化胡及授张镇南正一法等事。
59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此卷未署撰经人姓名,从内容文字看似出唐宋间。1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所叙乃假托太上老君传授张道陵“存神冠星之法”,书中有冠五星法、冠七斗法、冠二十八宿法。
60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 类型: 文学
原题“广成先生杜光庭删定”,系唐末道士杜光庭据早期天师道法策改编。1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书中列举正一道士佩箓中所载诸功曹、使者、将军、吏兵之员额职司,并叙简阅佩箓之醮仪。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