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4372 条
2021年
936 条
2022年
867 条
2023年
2569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4372 条
音乐
206条
建筑
664条
遗址
90条
器物
52条
食品
40条
其他
151条
913条
道路
17条
文学
2239条

颗粒列表

共 4372 条 8 / 29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6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金溪建设 1959年9月1日创刊,为中共金溪县委机关刊物。它通俗地宣传、解释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交流和推广各项工作的先进经验,表扬好人好事,批评缺点错误,报道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新闻,10天1期。编辑部设编辑3人。1960年1月1日改为...
107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中暑: 方一:细辛五分研末,用冷开水吞服。 方二:生石膏5钱,麦冬、党参、乌梅各3钱,五味子、甘草各2钱,水煎服。 百日咳苦胆汁(鸡、羊、猪胆均可)每次3~5毫升,冲入开水5毫升,再放白糖适量,每日服2~3次。
108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治烧伤 方一:鱼胆若干个,麻油适量,调和后涂擦伤口。 方二:南瓜瓤,桐子花适量放在柏子油内浸润,擦患处。 方三:海金沙藤晒干研末,调麻油涂擦患处。 外伤出血方一:苦楝子、苦楝树皮适量晒干研末,敷于伤口上。 方二:蚌壳数只,于火中烧干研末,...
109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治冻疮 方一:猪油3份,蜂蜜2份,加2~5%樟脑油调匀待用。 方一二:新起未溃者,以白萝卜煨热擦患处,一日数次。
110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野菇中毒 风尾草4~5两切碎捣烂,加地浆水同擂出汁内服。
111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鼻衄 方一:独头大蒜1个,捣烂如泥,敷在涌泉穴上。 方二:合掌消根1两,老母鸡1只,加水同煮,吃汤和肉,肉可分数次吃下。
112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毒蛇咬伤 方一:鲜羊奶党根2~4两,水煎服,可消肿解毒。 方二:七叶一枝花根基2钱,研末开水送服,另以根茎磨汁外涂,可消毒散结。 方三:青木香鲜根,水煎内服外擦可止痛,解毒。
113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胃病 方一:虎死不倒威1钱研末内服,或用鲜草适量捣烂外敷中腕穴。 方二:苦参5两,徐长卿2两,菖蒲4两,马丁香2两,石乳香1两水煎内服。
114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小儿夏季热 方一:水蜈蚣1两,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二:石豆兰(全草)1两煎水服。 方三:野豇豆(即土高丽参)5钱至1两,煎水眼,每日1至2剂。
115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翠云寺唐大中时(847-859),僧惠林始建。北宋嘉祜间(1056-1063),革律为禅,赐名符竹翠云寺。到治平(1064-1067)时,才开始大兴,后又废。南宋庆元(1195-1200)间,僧妙赞重兴建。元至正(1341-1368)间,僧...
116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孔庙位于县城学岭南坡,现为金溪一中,殿宇斋舍坐北朝南,依地势而建。
117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灵泉寺建于元大德丁未年(1307),福建游僧东宗始创,后经多次修葺,现仅存空庙一栋。
118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平游寺在合市乡,距县城23公里,座落在双陈河南岸,明洪武初年,为一云游僧人化缘集资创建,现有一尼居此。
119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鸣山寺在石门乡,距县城24公里,清初建,现仅存砖瓦结构的空庙一栋。
120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其他
清华庵位于县城南面2公里的翠云山与油菜岭交接处,民国9年(1920),由金溪籍僧人明净化缘集资创建。此庵修篁环绕,苍松掩蔽,庵侧有一泉、泉水清澈,现有3尼居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