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815 条
2022年
722 条
2023年
1093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1815 条
文学
419条
艺术
47条
建筑
1019条
遗址
159条
器物
101条
其他
40条
道路
30条

颗粒列表

共 1815 条 106 / 12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576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建筑
福田宫位于丰泽街道东涂社区田庵,明代中叶迁建于洪氏宗祠西侧,规模扩大。1958年前后,宫庙曾先后作学校、粮仓,后宫庙颓废。1988年,村民及海内外乡亲捐资重建。
1577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建筑
陈三运使宫位于北峰街道群山社区清源山脚,原通往福州、仙游的朋山岭旧大路边。明代,因泉州才子陈三与潮州美女黄五娘私订终身返泉。欲强娶五娘的恶少林大诬告陈家谋反。出任“广南运使”的陈三之兄回家省亲,在朋山顶看见朝廷御林军抄家,故吞金而死,后人为...
1578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建筑
法石长春妈祖宫位于东海街道法石社区,系泉州市区内保存完好的妈祖庙之一。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坐北朝南,原为王爷宫,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长春、尾山分境而改为天后宫,祀海神妈祖。宫宇为三开间两落廊院式传统宫庙,砖石木混合结构,建...
1579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相传始建于隋朝,唐朝时迁建于半山,明朝洪武年间又迁于此。紫竹寺坐北朝南,由拜庭、正殿和厢房组成,占地735平方米。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
158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其他
位于晋江市区。《闽书》记载:画马石在晋江二十八都罗裳山玉髻峰下。画马石边又有一方石刻,明正统年间乡人所刻,记述明正统十二年(1446年)灾荒,里甲无法向官府交清征派米粮,乡人逃窜他方,里长借贷先为完纳之事。“正统崖刻”“画马石”都是市级文物...
158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位于陈埭镇岸兜村。丁氏祠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为陈埭丁姓祀祖之处。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毁于兵火,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并加以扩大。清代进行过4次大修,1984年、2001年又进行整修。祠堂坐北朝南,由进门、厅堂、后堂和左右...
158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陈埭涵口古建筑群有明、清、民国不同时期的民居,是一片闽南古民居博物馆。陈紫峰祠、石埕祖厝、容斋宗祠、陈德烟宅、陈氏宗祠、正通官衙,分别建筑于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是晋江古民居保存较好的一处。涵口村为陈氏聚居村落,素...
158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庆莲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992年,主持庆莲寺的是时任晋江佛教协会会长向愿师,他吸收海外佛教发展的经验,走的是“服务大众—积累资金—扩大影响—还馈社会”这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利用社会捐赠,1997年,又扩建一座...
158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白毫庵始建于宋,明天启年间重修扩大为三进殿堂,清初遭战火焚毁,仅存正殿,2000年起,则由文管单位拨款及群众捐资重修,其正殿仍保留明代建筑规模。离白毫庵百步处,是张瑞图故居。
158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庄宅是一座五开间三落大厝,并附有回向、护厝、石埕和水井。宅院坐北朝南,砖石结构墙体,单檐硬山式屋顶、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的木构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闽南建筑风格。
1586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石鼓庙始建于宋代,原先供奉福佑帝君,后又供奉吴真人、仁福王、顺正大王等。庙因地处石鼓峰而得名。先前在这小山上有一块圆而薄的大石,架在石上,敲击时会发出“镗镗”的声音,所以称为石鼓,“石鼓传声”是青阳八景之一。石鼓庙的建筑,保持着明代重修的格...
1587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位于龙湖镇衙口村,施氏大宗祠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始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时被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靖海侯施琅重建。祠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门、正厅、后堂及厢房组成,前设院埕。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二...
1588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始建于南宋,宫庙坐东北朝西南,由外埕、门厅、钟鼓楼、庑廊、前殿、后殿、厢房组成,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保存清代建筑风格。1988年再次重修。
1589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该墓为施氏九世静隐公夫妻、十世敦古公夫妻及十一世勤斋公五圹合葬墓。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重修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施琅平台后封侯之时。墓丘封顶以整石雕成龟壳状,墓桌、墓曲手均用整石砌就,顶压石雕昂首长龙,雕工精美,形制奇特。1999年,...
159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 类型: 建筑
系为龙神之庙。古人深信龙湖里隐藏着神龙,每逢旱灾,在泉州的知府、县令带着老百姓,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焚香步行到这里求雨。左壁两方是《重修龙王庙》碑记,记载清嘉庆、道光、同治年间重修龙王庙,捐钱的不仅有当地百姓,还有泉州知府、远在台湾的商号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