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072 条
2021年
10072 条

作品类型

全部
10072 条
文学
9790条
艺术
21条
建筑
74条
遗址
38条
器物
3条
其他
53条
道路
93条

颗粒列表

共 10072 条 655 / 672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9811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陈顺辰设于茗岙,延请戴时雨执教。
9812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胡叔珪在茗岙村东置读书楼,聘师教诲子弟。至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胡乔西率众在东山建精舍,改此名。
9813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金守异设教于岩头六分祠堂左侧,后毁。
9814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清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林占春设塾于罗浮家中,影响颇广,有“学子莘莘,桃李芬芳,瓯之名士,多出其门”之誉。
9815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其他
1978年,鲤溪乡陈岙村开石工陈明楼在上海等地现场安装时,发现原工业除尘器不能防止空间污染,引起了他的思考。他通过自学大学专业课程,阅读国内外大量资料,得出水滴计算公式和文丘里管除尘效率计算公式,大胆改进除尘器结构。1986年3月制成花岗岩...
9816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其他
1983年,岩头镇溪南村个体钳工卢林童对老式脚踏弹棉机进行改造,研制成64×42×6cm³脚踏、电动两用轻巧方便的小型弹棉机,弹旧棉胎不用去纱皮,工效提高5倍,很受弹棉工的欢迎。1988年,产品销售已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1990年经...
9817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其他
1983年,自学成才的民间画师任宏武在桥下镇首创美工教具厂,研制出一系列新型塑片彩色教学挂图和实物示教板,1987年在全国教具评比中均获最佳产品奖,产品销售遍及全国5000多所大、中、小学校。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农民竞相创办教具厂,80年代末...
9818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在东岸乡屿门村屿门山上。1963年该地出土石〓、石镞及炊器印纹陶片。石器制作比较粗糙,留有明显砍砸痕迹,系新石器晚期器物。
9819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在桥下镇下村望钟岭。1983年当地农民造公路时,发现一把石矛,长18厘米,阔18厘米,双面刃,已经过精磨,尖端刃部锋利,背部丰满,后端手把扁长方体形,有捆扎痕迹,系新石器晚期器物。
9820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在港头乡苍坡村车门前,面积约500亩。1972年当地村民挖瓦泥时,出土7件磨制的石器,器物装在一只方格纹印纹陶缸中,内有双面刃石矛、石斧,还有单面刃的石〓、石凿。系新石器晚期器物。
9821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在上塘镇后村正门山北麓,分布面积约8000平方米,先后出土磨制双面钻孔石斧,双面刃石〓、石矛,单面刃石凿,石镞及捏拍制的夹砂红陶、印纹硬陶陶片。系商周前器物。 屿山古文化遗址 位于上塘镇屿山西南坡,面积约4000平方米。1962年当地村民开...
9822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在桥下镇西岸村坟园山脚,面积约2000平方米。1963年8月,当地村民挖渠道时,出土一批青铜器,其中有铜盆2件,铜铲、铜锸、铜耨各一件,铜矛2件,残铜鼎2件,铜鐎数件(残片),残铜器盖1件,铁锸1件等。系周代器物。
9823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位于花坦乡廊下村。该寨建于宋端宗景炎年间(1276~1278),弹石和山块石砌筑,长1500米,高10米,墙脚宽2.5米,顶端面宽90厘米。墙内壁筑成三级梯形,上级每隔3米设一炮眼,寨墙绕村宅三面。当地《朱氏宗谱》载,幼主赵昺南逃,元兵进入...
9824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在岩头镇里岙村南面南崖(芙蓉崖)崖顶。顶上平坡,四周峭壁,寨址西北面有用生铁液浇的条石踏跺通道。寨址北面留有三口火锅灶痕迹和许多宋代残缺的陶瓷器皿。
9825
知识出处: 永嘉县志 下 | 类型: 遗址
在渠口乡渠口村凤凰山上。三面悬崖陡壁,有一小径可上山寨。寨分内、外二道石墙。外墙长100米,分二级,高3.25米,南端头有一开三门;内墙长100米,高1.85米,结构和外城墙相似。寨内地广坡陡,至今尚可见到当时居住宅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