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图书馆
吉安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吉安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348 条
2021年
0 条
2022年
666 条
2023年
68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348 条
交通
87条
传说、奇闻
18条
其他
161条
农作物
9条
制度
45条
动物
107条
区域
60条
土地资源
48条
地理、地貌
11条
工业产品
57条
工程
33条
建筑
37条
政策法规、税收
45条
数据统计
92条
景区
72条
植物
20条
民俗
101条
民俗文化
106条
气候、水文
36条
水果
3条
渔业资源
15条
疾病
38条
矿产
8条
粮食
20条
经济作物
39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17条
自然资源
39条
艺术
9条
茶
2条
药物
3条
蔬菜
3条
货币
5条
食物
2条
颗粒列表
共 1348 条
28
/
90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06
吉安市青原区灵官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滨江街道新桥竹棚下、上芫邹家、戴家,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是灵官菩萨的生日,村民为纪念这一节日,会敬奉三牲,团聚在一起吃饭。
407
吉安市青原区磨刀节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天玉镇岭上村值夏镇马埠村,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为“磨刀节”,源于三国时“关公耍大刀”典故。至时,家家煎糯米油果子,邀亲朋好友欢聚。过后,主人还将油果分送前来做客的亲友。另有一说是磨割禾镰刀,庆祝新的一年开镰收割丰产稻谷。
408
吉安市青原区畲乡报丧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父死,孝子去亲房叔伯家报丧;母死,去娘舅家报丧。他们前来吊唁时,门外要鸣放鞭炮通知,孝子、孝孙要按长幼跪在门外,一手持明香,一手敬酒,跪迎吊唁者,并对歌一首。歌毕,来人扶起丧家子孙,接过明香,进至灵堂,把明香插进香炉里。这时,孝子端水给娘舅...
409
吉安市青原区畲乡浴尸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亲属吊唁后,孝子到河边烧纸钱,并提回一些水给死者洗澡,叫“买水”。死者沐浴毕,更衣,女的要将出嫁时的衣服穿在最外面,头戴凤冠。棺内放纸钱、灰包、茶叶和米。娘舅验尸后封棺。死者入殓后,搭起灵台,用一幅土布遮着,棺材放在里面,外面放一张桌子,上...
410
吉安市青原区分家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俗话说:“树多分杈,人多分家”。旧时,大户人家崇尚三世或四世同堂,显得子孙满堂,家庭和睦,引以自豪。但这种大户人家不可能代代出能人维持,处理不好,往往矛盾重重,生产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人家是兄弟们都完了婚,便一一另立门户。按传统,分家时由舅父...
411
吉安市青原区承嗣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没有子女的夫妇,由兄弟或堂兄弟的长子给他做儿子,死后财产归其继承,叫“承嗣”,或叫“承祧”、“过继”。若仅有一子,又叫“一子承两祧”。
412
吉安市青原区族长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族长是由一村中辈分最高,年龄最长者担任。有的家族还有倒族长,倒族长是一个家族最小的辈分中年岁最大者。族长负责家族中婚丧嫁娶礼仪执掌,族谱管理,对家族外的交往,村规民约的制定与执行等事务;倒族长主要是为了礼仪需要,陪着族长出席一些礼节性的集会...
413
吉安市青原区师文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又称“师老”。由村文化较高者担任。师文负责司仪、各类书写、族谱草稿誊写、协助族长、主持家族中的红白好事,协助处理家族中的其他事务。
414
吉安市青原区上谱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族谱分草谱和正谱。草谱一般是春节期间每年上一次,只记录过去一年中族人增减情况和本族发生的重大事件等,故称“草谱”。正谱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将草谱记录内容与上次修的正谱衔接,印刷成册。正谱内容主要分“世系”和“文献”两部分。
415
吉安市青原区族规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是家族先祖思想文化、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精辟诗文。多书于祠堂内、谱内,约束、教化族人。主要内容为忠孝节义,涵盖家族婚丧嫁娶、为人处世、选择职业、家族礼制等方面。南宋名臣胡铨就其家族拟就了走正路,思正事,做正人的十二则族规:“一敦孝悌,二...
416
吉安市青原区畲乡出殡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出殡时,棺材上要披一条五色带,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儿媳走在最前面,挑一副担子,内放香炉和一盏灯,途中可以休息,一直挑到墓地,不得回头看。接着是孙子拿着纸钱一路走一路扔,叫“引路”。棺材抬到墓地,落土埋葬前要抽竹篾;死者有几个子女,墓...
417
吉安市青原区畲乡安神主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如果家中原供奉了“大、小、百”三代祖先的神位,到“千”字位的人死后,就把“大”字辈的神位牌送到祠堂去,称为“神主”,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焚香、点油供祭。
418
吉安市青原区畲乡重葬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人死埋葬了一至三年后,再择吉日开棺拾骨。先下肢后上肢,最后是头颅,按顺序放入陶罐内,然后在山坡铲出一个垂直面,再打一个洞,把罐放进去,以石块封口,烧掉棺材,称“化殓”,装尸骨的陶罐称之为“金瓮”。死者有墓的,也可把“金瓮”埋于墓中。
419
吉安市青原区畲乡扫墓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抬骨重葬后才能扫墓。每年清明要祭扫祖墓,为坟地除草、培土。
420
吉安市青原区畲乡订婚习俗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吉安市青原区志
|
类型:
民俗
畲族男女婚姻虽然听从父母之命,但婚前的恋爱比较自由,一般都在祭祖活动中,或参加别人婚嫁场合中,或在山上、河边、劳动中、赶集公共场合里,或去亲戚家玩时。畲族男女青年通过对歌,达到彼此了解,情投意合,订下终身。如男青年唱道:“砍好柴禾下山岗,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