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556 条
2021年
0 条
2022年
1402 条
2023年
154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556 条
专题知识
22条
其他
493条
动物
117条
区域
1条
土地资源
100条
姓氏
4条
工业产品
60条
建筑
2条
景区
111条
植物
193条
正文
2条
民俗
164条
民俗文化
16条
水果
26条
渔业资源
19条
疾病
49条
矿产
27条
美食
1条
艺术
18条
1条
蔬菜
1条
货物
2条

颗粒列表

共 1556 条 25 / 10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61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过去,如遇山体崩塌,洪水泛滥,人们认为是妖怪要翻身出世,便把栳仔(大杆秤)插入土中,鸟铳悬挂于门上,以为如此可镇妖驱邪。
362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过去,当学徒学手艺者,一般都要举行拜师仪式,学徒要向师傅送礼。学徒期一般为三年,第一年先做杂务,如跑腿之类。学徒要敬重师傅,用膳时要先为师傅盛饭、斟酒,做事还要认真吃苦;第二年才开始学手艺;第三年学艺出师后才取得谋生技术,可加入行会。满期后...
363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每年春秋各有一日,春曰“燕福日”,秋曰“鸿福日”。“社日”本是祭祀当地土地神的活动日,有“春祁秋报”之说。不知乡人从何时起竟将“社日”作为新坟添土日,俗云“拦社”,即新坟在三年内,亲属需在社日来临前祭扫添土,以固坟墓。
364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凡逢农历闰月,父母一般都要请出嫁女回娘家吃“闰月饭”,若父母已故,则由兄弟代之。意为来世更多的吃,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365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昔日,乡人带着小孩走亲访友时,有在小孩眉额中心用锅灰涂个小圆圈之习俗,谓之“戴锅”,寓意可镇鬼驱邪,确保小孩平安吉利。
366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即河中漂流的死鱼、无故而死的飞禽走兽和过路鳖鱼无人敢食,乡人认为若吃了“漂鱼死走过路鳖”凶多吉少,必有祸患。
367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凡遇窜入家中野兽,乡人有不捕杀之习俗,认为捕之会招来祸灾。
368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自古以来,民间一些长者对野生动物有放生习俗,有的甚至花钱买来放生,认为放生是积德行善,可延年益寿。可见古人已有保护野生动物之意识。
369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昔日,乡人有给小孩佩戴银制的项圈、手镯、脚镯以避邪之习俗,有的人家男孩屡遭夭折,就为其后出生的男孩戴上金银耳环,以女妆打扮之,认为这样可以驱邪护身,让小孩顺利成长。此外,一般有给小孩双手佩戴“垂手”(即用银制的刻有笔、墨、砚、纸或福、禄、寿...
370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过去,人们见小孩多病,认为是其子“八字”与父母相克,唯恐夭折,便找命好富贵之人结认干爹干娘,以求平安。有的经算命先生测算“八字”,还要结认菩萨或树木做干爹干娘,以保无虞。
371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婴儿头顶骨未合处叫“顶门”,医学上称“囟门”,乡人为男婴理发时,素有在“囟门”处蓄留一撮长发(有的同时在后脑勺也蓄留一撮毛)的习俗,谓之“蓄囟毛”。其用意是为儿童未长合的“囟门”起御寒作用。待满丁后方可剃去“囟门”长发。
372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乡人每逢家中宰猪时,素有送“血仔”(猪血蒸熟后,另炒数片槽头肉及猪肠,盖在猪血之上)给近邻好友,并请他们吃剥猪暝(晚饭)之习俗。这种淳朴、憨厚之举,象征着邻里相帮,礼尚往来的浓浓乡情。此俗至今尚有。
373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乡人有不办婚事、不破土建房、不出葬、不远行、不理发等习俗。认为初一、十五日子粗,办事均不吉利,应避之。
374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昔时乡人有在村庄路口、巷口或家宅门口立“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小方石柱之习俗,这是旧时村民用来镇邪、抵挡不祥的。从狭义上说,“敢当”,有敢于抵挡,所向无敌的意思,“泰山石敢当”即法力无边。旧时“石敢当”的作用在村民中是十分神圣的,它可以镇...
375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 类型: 民俗
人体忌讳最多的是女性,旧时,讲的是“男女授受不亲”,女性除面部、手部不与男性接触外,连小脚都得用裹脚布包得紧紧的,不随便示人。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不能随便见陌生人,以免让人看到其容貌。此外,女性还要做到,笑忌露齿,免显轻佻;话忌多说,免生是非...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