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2144 条
2021年
25 条
2022年
86 条
2023年
203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44 条
专题知识
881条
交通
149条
传说、奇闻
13条
其他
76条
区域
101条
医疗
61条
基础设施
104条
姓氏
59条
数据统计
218条
景区
225条
植物
2条
民俗
2条
民俗文化
218条
水果
1条
物产
17条
粮食
1条
艺术
7条
药物
8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2144 条
73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81
咚鼓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咚鼓唱民间俗称“乞食诗”,是一种颇为流行的兴化民间说唱曲艺。其形式活泼,带有兴化农村乡土气息,深受境内民众喜爱。咚鼓唱不用乐器,只需2块竹板、1个筒鼓伴唱;不用舞台,少占场地,埕边、厅堂内皆可。唱词用的是兴化方言,词句精犷、简练、口语化,七...
1082
出游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出游又称游神,由各个宫社自行组织,通常在每年正月元宵前后举行。磨头龙兴宫在正月十一、十二、十三出游,接下是至灵宫三日游。明、清至民国时期,境内游神颇为盛行。往往因游路问题而发生冲突,甚至导致村与村的宗族械斗。出游时,前面旗牌鸣锣开道,接着是...
1083
舞蹈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扭秧歌俗称跳秧歌舞,既可娱乐,又能健身。1950年,第三区的宣传、文教干部下组新民乡,教群众学跳秧歌舞,青年男女纷纷学习。1960年前郊尾街几次踩街活动,均有秧歌舞队参加。1984年,境内几个歌舞厅开办,年轻人跳的是现代流行舞蹈,唱的是现代...
1084
穿九莲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明、清时期,境内较流行。民国时期“穿九莲”逐渐成为设坛“超度”、“蓝盘彩戏”等迷信活动的舞蹈,表演者多为和尚或道士,人数通常是7或9人。音乐以鼓、锣、钹的击打和管乐伴奏为主,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并无严格规范,表演重点在于歌唱、旋转和穿越等功夫...
1085
祠堂祭祖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为慎终追远,寄托后人对血缘祖先的崇拜和对祖宗的缅怀,树立孝为德、行为本的节操和弘扬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增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信念,祠堂常举行祭祖活动,活动中设主祭1人、副主祭2人,分献陪祭4—8人。随祭人数不限,本宗男女老幼皆可。...
1086
阮氏宗祠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景区
阮氏宗祠座落在后溪村高陈山(今郊尾中心小学大操场)东麓,于清康熙辛丑年(1721年),由阮庄阮氏始祖宏孙公第十五世裔孙大任公肇建。祠堂坐癸向丁兼丑未,水口出巽,四山环抱,朝水归堂,左右护砂为龟蛇保口,吉地称为伏虎真穴。结构系五间厢双座,中设...
1087
唐末至五代王、郑氏衍居地遗址——古海门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景区
海门位于海门溪与石牛溪交汇处,座落在后溪、阮庄交界线西部。 古时仙游南部被海水覆盖,郊尾境内的大帽、马鼻、云顶、洪山等山脉,仅是海中岛屿,后经地壳变迁,海水渐退,陆地渐浮。滩涂上升成陆地。大帽山与洪山的分界处,有一小溪曰海门溪,其注入石牛...
1088
苏溪钓矾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景区
古时,石牛溪溪水清澈纯净,溪中鱼虾甚多,尤其在冬春季节,鱼膘虾大蟹肥。苏溪肇基祖阮哲公故居今堂厝门前西南方80米处的石牛溪畔,有一块高10米的椭圆形巨石,裸露地面2米多,顶部平坦,可坐可卧。清代乾隆版《仙游县志》,称其名为苏溪钓矶石。传说阮...
1089
陈吴山石图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景区
石图帐座落在陈吴山西南侧的石垒中,凿刻于何年代,无从查考。其石壁外露数丈,一面较平滑,一面略显粗糙。晴天丽日,阳光斜照,隐约可见石壁上有花纹图案和模糊字迹,故称石图帐。元代时,境内陈、吴、高姓先民,已发现此石壁。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阮...
1090
金沙千年古樟树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金沙千年古樟树座落在仙游阮氏肇基地——龙华镇金沙宫大门前空地上,植于唐天宝年间(742年一756年)。仿佛是享受金沙宫的千年香火,此树历经1200多年仍枝繁叶茂,四季常青。民间传说明仁德皇帝下江南时游玩到此,樟树听从使唤,弯下树茎让其小憩,...
1091
霍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霍乱俗称“吐泻”,是种危害性严重的传染病。民国20年(1931年)由枫亭蔓延至境内。民国29年(1940年)霍乱再次爆发。民国37年(1948,年),又从石狮传入境内。民国年间3次严重流行性霍乱,夺走境内众多生 命。1950年后,开展爱国...
1092
鼠疫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老鼠瘟”、“起浮瘤”。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疫情由仙游城关蔓延至沟尾,死者甚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境内发生严重干旱,尔后鼠疫横行,灾疫交加,死者众多,个别家庭全家绝户。村民关门闭户,不敢上街市。民国4年(1915年),...
1093
天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出珠”或“痘疹”,是一种危险的小儿传染病。民国2年(1913年),牛痘疫苗虽已进口传入沟尾,但因价格昂贵,无法普及,天花仍在境内流行,每年都有儿童传染此病而夭折。1951年,仙游县及第三区人民政府,组织医务人员下乡,免费为18岁以下的...
1094
血丝虫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49年前,境内所见的“大脚筒”病人,即是血丝虫病患者。1952年,在适龄青年参军体检(血检)时,发现微丝感染率为6.63%、1958年,郊尾公社遵照上级部署,首次在全社范围内开展血丝虫病普查,发现9.23%的人群患有斑氏丝虫感染,政府对...
1095
钩虫病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黄肿病”,沟尾地区首次检查发现此种病情,始于民国24年(1935年)。1960年,开展钩虫病普查普治,采用四氯乙烯、灭虫宁等药物防治。1963年,公社卫生院从后溪等大队抽查228人样本,结果发现其中176人沾上钩虫病感染,感染率为77...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