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5133 条
2022年
1291 条
2023年
384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5133 条
专题知识
1281条
交通
552条
公文
19条
其他
357条
动物
48条
区域
164条
医疗
151条
土地资源
118条
基础设施
87条
姓氏
66条
工业产品
68条
数据统计
338条
景区
371条
景物
46条
植物
95条
民俗
201条
民俗文化
621条
水果
8条
渔业资源
33条
物产
179条
疾病
79条
矿产
97条
粮食
7条
美食
15条
艺术
3条
3条
药物
7条
蔬菜
8条
货物
15条

颗粒列表

共 5133 条 300 / 3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4486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妇女怀孕,俗称“病子”或“带身”,其间凡事需小心在意,有诸多禁忌。孕妇不轻易外出,不参加喜、丧事活动,不与孕妇并行、对坐,不吃生冷食物,尤忌吃兔肉(迷信认为所生婴儿会唇裂);家中忌建、拆房子、炉灶,忌在房中钉钉子、钻孔或搬动大型家具等。今多...
4487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孕妇一般在家分娩,请接生婆土法接生。孕妇忌在娘家或他人家中分娩。婴儿出生后,派人向产妇娘家报喜,俗称“报生”。娘家闻讯备鸡蛋、瘦肉、线面、鸡等送与产妇食用。旧时人们重男轻女,若生男孩,要马上到祖祠去燃放鞭炮,甚至鸣火铳,并在家门口或庭院...
4488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产妇生产一个月(有的40天)内,是调养期,俗称“做月里”,今称“坐月子”。一般在房中卧床静养,分娩14日内食鸡蛋、猪肝、猪腰、有鳞鱼、猪瘦肉和面筋等,恢复体力,并保证婴儿奶水充足。14日后开始用麻油、干姜丝爆鸡或鸡蛋线面,煎桂圆干汤,以温补...
4489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第三日开始哺乳,沐浴并以麻油遍抹全身。做油香糯米饭敬祀“床母”“七娘妈”等,选吉时备米、鸡、酒、油、肉、菜等物送到婴儿外婆家“报酒”,并馈赠亲友邻舍,有的还设宴请客。旧时,生男还需放鞭炮、送油香糯米饭。也有父母三日为婴儿取名的。
4490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第七天,敬祀、宴请、“报酒”之仪如“三旦”。
4491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出生第十四天,家人抱婴儿祭拜檐口妈(即七娘妈)和床母,祈求七娘妈和床母保佑婴儿“憨憨吃、碰碰大”,好养好带、健康成长。若是男孩,还需须做“一饭”分发。“一饭”制作时,先把大米和糯米放到油锅里炒,再倒进料酒,放上虾米、香菇及些许糖乌,放水...
4492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敬祀、宴请、“报酒”之仪如十四旦。外婆要回赠外孙婴儿衣服、帽、裙子、被仔、背中(襁褓)等,另有银项圈、天官牌、八卦图、脚环、手镯等避邪金银饰品,以及活鸭1只。意在锁住小孩,不让受灾受难,永保长命。是日祀神宴客,宴毕,请一位高龄剃发匠给婴儿剃...
4493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旧时,婴孩满月时,还有认贫困且多子女的亲朋邻里甚至是乞丐(需品行端正并有家属者)为干爹干娘的习俗,取“娇贵难养、贫贱易活”之意。干爹娘于满月时送给干儿子木饭碗、木匙、长命锁以及衣、帽等生活用品。有的婴孩于出生后第一个七夕认“七娘妈”为“契母...
4494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婴儿诞生3个月,即由家庭男长辈为其命名,也有请村中长者、族中德高望重者为之命名。今多以父亲或父母的意见为主。乳名是人们小时候的非正式名字,其取名时间或早于正式名字,或与正式名字同时取定。乳名可取狗、憨等鄙俗轻贱的字,亦取“贫贱好养”之意。今...
4495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满月过后3个月,即婴儿出生4个月,要做“四月日”。四月日须举行开荤仪式:拿一丁点熟肉和蛋,在婴孩嘴唇上拭擦一下,表示开始食荤,有的还要用香菇再擦一下,意为香嘴。有的还在婴儿额、鼻、颊、颏上点红,俗称“点龟点桃”。此日抱婴儿“钻桌脚”,钻后孩...
4496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新生儿遇首个农历七月初七都要做新契。在市区以东水田片做新契时,要搓糖米果送邻里,买七娘妈亭和七娘妈轿烧给七娘妈娘娘当交通工具,还要备办菜碗敬床母、请客人,抱幼儿拜七娘妈,祈求平安,保佑幼儿好抚养、顺利成长。
4497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俗称“度晬”。是日,主人敬神祀祖、设筵请客,还要特别印制以糯米或面粉为原料的“度晬龟”或“四脚龟”馈送亲友,祈望婴儿能像善爬的龟那样开步走路、健康长寿。外婆家送四季穿用衣帽鞋袜、披风、童被、布料以及八卦项链、长命锁链、手镯脚环等金银饰品,其...
4498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间重视做16岁生日,谓之“做16岁”“出童子”,即民间成年礼。到时炊龟扎粽,备寿面、三牲往宫庙酬神,并设筵请客。外婆家以一份“头尾”(衣服、鞋子)回赠成年孩子。做16岁生日当天,孩子穿上外婆赠送的“头尾”,眉心点一红点。宴请乡里长辈,孩子...
4499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以50岁为界,男女50岁前称贺生,过生日。到50岁称“福”做寿,俗称“做大生日”。但泉州风俗男女做“九”不做“十”(也有女虚龄做逢八的),因“九”与“久”谐音,寓“岁寿长久”之意。因此男女虚龄逢四十九、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分别对...
4500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封建社会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年纪冠笄(成年),即有媒人上门撮合。一般男方父母托媒人或亲朋好友向女方父母提亲。若双方认可,女方父母即将女儿“生辰八字”用红纸楷书并由媒人送到男家合婚。男方则将其压在家中灶君公香炉下卜吉,3日内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