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47 条
2023年
147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7 条
专题知识
90条
景区
1条
民俗文化
56条

颗粒列表

共 147 条 3 / 10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1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落塘把堆过蓬的白料,一页一页竖排于料塘内,叠之数层,引入清水浸泡,时间约10—15天,水色逐浙转红变黑(说明料已成熟),后将料移至榨床榨去水份,即可造纸。
32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舂料把加工好的白料放在石皿内捣碎(成细绒状),称为臼料。舂料工具有水碓和脚碓二种。水碓是利用溪水下泻流冲动木轮旋转,再通过齿轮的转动装置,带动碓头捣料。这种捣料方法只要有水日夜可捣。脚碓是靠人的脚力,连续踩踏木制碓头,使舂齿把石臼中的竹料捣...
33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抄纸是手工造纸中难度最大的一道工序。主要工具为纸槽、纸帘、帘床、纸架等。
34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纸槽用石板或木板制成,长80多寸(200厘米),宽60多寸(150厘米),深40寸(100厘米)。
35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纸帘又称竹帘,是传统手工造纸的关键性工具,用细竹丝为经,丝线为纬编织而成,涂以优质土漆,能在抄纸时舒卷自如。据《浙江经济》记载:民国15年(1926年)北京国货展览会上,富阳之竹帘获特等奖。富阳竹帘之特点:帘丝细、匀、圆光滑、坚韧,有“丝细...
36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帘床(谷称帘架)木制的方形框架,面积大小与竹帘吻合,抄纸时负荷竹帘及浆液的重量。竹帘放在帘床上后,横向二端各加押手,压住竹帘不使脱离帘床。
37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纸架放纸的架子,放在纸槽的右边,方向与纸槽相垂直,下垫放湿纸用的底板,抄纸师父做出来的纸,一张一张放在底板上。
38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榨纸抄出来的纸叠在榨床板上,堆到500张左右(俗称半件)时,就要将纸移至“榨床”。“榨床”是木制的一个架子,利用扛杆原理,榨去湿纸中的水分。榨去水分的纸叫“纸筒”。每日每槽可出元书或京放一件(1000张)。
39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牵纸、晒纸把纸筒上粘在一起的湿纸一张一张起出来叫牵纸;把牵出来的纸贴到焙壁上烘干叫晒纸。牵纸、晒纸是一道密不可分的工序。
40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浸料将一切老嫩大小枯杂之竹和削白料留下的青皮、竹稍等,先劈成薄片,缚成一捆一捆,放入清水中浸泡10多天。
41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腌料把浸泡过的竹料取出用石灰浆腌(放入腌料塘内)。石灰浓度要高于白料使用的灰浆。再用毛竹片压面,大石块压实,然后引清水灌满料塘,使水浸没竹块,约20天后,用木棍撬料三四次,使灰液浸透竹料。
42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漂料竹片浸腌一段时间后(40天左右),要排出料塘内废水,连续经过七八次灌水排水的自然漂洗过程,再灌满塘水让其继续发酵。腌料、漂料全过程约70—80天,原料即成熟料。然后将竹料洗涤漂清,即可造纸。
43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舂料将腌熟洗净的竹料,放入水碓或脚碓中捣成细绒状,然后在纸槽中与水调和成均匀的纸浆。
44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抄纸用竹帘一次次荡浆、兜料,捞一次即为一张,其方法与抄造白纸相同。不同的是纸帘比抄白纸的纸帘略粗,纸浆亦比做白纸的纸浆略厚。纸浆太薄,不易上帘(粘附力不够),纸张太薄则松脆易断。黄纸的纸色往往利用纸浆的自然色,有些要求更黄的,则在纸浆中加入...
45
知识出处: 富阳传统手工造纸 | 类型: 民俗文化
压榨把抄好的纸叠在榨底板上,移至“榨床”压去其水分,就成了黄纸筒,平均每槽每日可出黄纸十块,或千张(纸名)三担左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