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56 条
2023年
2156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56 条
专题知识
313条
交通
141条
公文
19条
区域
843条
医疗
6条
姓氏
1条
数据统计
15条
景区
410条
民俗文化
311条
物产
93条

颗粒列表

共 2156 条 8 / 144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6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双树遗址位于大良镇中迤寺村西。北运河故道(现名黄沙河)东侧。距地表4米发现栈桥遗址。有柏树桩32棵,桩径0.3米左右,每排4棵,东西向排列,长20多米,宽4.1米。地面散布有泥质灰陶盆、定窑白瓷碗、龙泉窑青瓷刻花碗等残片,以及素面青砖等。征...
107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辛庄遗址大良镇辛庄西,位于北运河东岸河滩上。面积约2500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出土较多褐釉“鸡腿瓶”以及青花碗、白瓷碗等残片,地面散布有大量砖瓦和瓷片,采集有磁州窑瓷盆、钧窑瓷碗、以及白瓷、青花瓷碗、碟、罐、盏残片。元代北运河旧道紧邻遗址...
108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杨村遗址杨村街,位于北运河两岸。面积约1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地表散布有较多磁州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的各种瓷片。器形有碗、碟、杯、盘、罐等,并出土有“亳州”二字的素面大砖一块,长45厘米,宽22厘米。杨村从元代开始一直是运河沿线...
109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南刘坟遗址白古屯乡小韩村南。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地表散布有少量砖片和陶片。采集元代遗物有磁州窑盆残片。
110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杨驸马沉船大良镇杨驸马村(今向阳村)东,1973年村民取土时,在距地表2米深处发现船体,木质,保存完好,出土白瓷碗和钧窑瓷碗各一件。铜钱10余斤,多数为宋钱,最晚为“至元通宝”。木船仍原地封存。
111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三角坝沉船河西务镇秦营村,位于北运河西岸。1973年疏通河道时发现沉船一艘,距地表深2米,出土船板数块及白瓷碗一件,敞口斜腹小圈足,近地处不挂釉。船基本保存完好,仍埋于地下。
112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陈庄沉船下伍旗镇陈庄村北。位于北运河东岸转弯处。在2米深处发现木船一艘,长10米余,出土有铜构件及白瓷碗、碟等物。船体仍保存地下。
113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双树村沉船双树村东南,位于今黄沙河东侧,距地表深2.5米,发现两艘沉船,相距200米。一艘为漕船的一半,两侧弧边近等腰三角形,长10米,船内装高粱类谷物,出土白瓷碗1件,铜钱1000余枚,多为唐、宋钱,最晚一枚为“至元通宝”。白瓷碗敞口,直...
114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杨村五街沉船1974年疏通北运河时,在杨村五街运河西岸坡下发现一艘沉船,距地表2米深,仅见船头,木质、方艏,船身和船尾仍埋于岸下,长度不明。出土有白瓷碗、钧窑碗残片和铜钱数十枚,多数为宋钱,有“政和通宝”、“祥符元宝”等。
115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东西仓沉船河西务镇东西仓村东南,位于北运河故道西岸,1973年在距地表2米深处发现船头,方形,长5米余,木质坚硬,保存完好。船身和船尾压在京津公路下。沉船所在地离元代十四仓遗址600米,元时运河经此。
116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景区
聂官屯沉船南蔡村镇聂官屯村东,遗址位于北运河东岸,20世纪60年代发现沉船一艘,木质,长约8米,距地表深2米,出土有部分船板、船钉及元代白釉露胎瓷碗残片。船体仍保存原地。
117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区域
小天村甘肃天水县移民,被上林苑安置屯田立村,移民怀念故乡,故村名称小天水村,后简称小天村。
118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区域
魏家庄山西洪洞县“魏”姓大户移民,被上林苑安置屯田立村,故称魏家庄。后村落扩大,分出大、小魏庄。
119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区域
赵庄元代赵姓大户立村,称赵家庄。明代上林苑在此安置移民屯田,村名未变。后来村落扩大,分出大、小赵庄。
120
知识出处: 武清村落发展史 | 类型: 区域
桐林元代佟姓军户屯垦立村,名佟家村。明代蕃育署安置山西洪洞县移民为朝廷栽种林果,而得名佟家林,后讹传成桐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