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074 条
2021年
1263 条
2022年
811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2074 条
东周
2条
1条
西汉
3条
东汉
2条
三国
1条
西晋
1条
东晋
2条
南朝
2条
隋朝
1条
唐朝
4条
北宋
2条
南宋
1条
6条
11条
240条
民国
137条
不详
109条
明代
2条
元代
1条
当代
1511条
北魏
1条
1条
宋代
1条
魏州
1条
清代
30条

颗粒列表

共 2074 条 72 / 139
1066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魏邦鲁,湖南宝庆府人,嘉庆时署荆溪县张渚司巡检,以勤廉为俞德渊所赏识,凡是张渚的诉讼之事,皆让他处理,足见对他的信任。
1067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魏源,魏鲁邦之子,同俞德渊为挚友,共同帮助陶澍、林则徐等人办理东南三大政。在魏源为两淮盐运使王凤生所撰的墓志铭中写道:“今天子御极以来,江、浙知名吏,以平罗俞君、婺源王君称最。”俞君指俞德渊,王君指王凤生,魏源对俞德渊是很欣赏的。
1068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姚莹,字石甫,号明叔,安徽桐城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俞德渊的老部下,在他病危时,向陶澍极力推荐时任淮南监掣同知的姚莹暂时署理两淮盐运使,“盖姚丞才品既可信任,且盐务监掣同知代理运司历有成案,既于事体较顺。至署中住屋及办事幕友亦难...
1069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平翰,字岳生,号樾峰,浙江山阴人,监生。道光五年(1825年)、六年(1826年)与俞德渊同办海运,齐心协力。在俞德渊死后,平翰作联一副:“至性至情,得天者厚;实心实政,感人也深。”
1070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王凤生,字竹屿,安徽婺源人。道光九年(1829年),在蒋攸铦的力荐下,署理两淮盐运使。他与俞德渊为好友,“自兹以往幸望坦怀相示,道义之契能有几人。金石可渝,此心不可易也”,可见关系密切。俞德渊任职两淮后,自感压力很大,纲盐始终不能畅销。“第...
1071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张作楠,族名兆敏,字公颖,后改字让之,号丹邨。浙江金华人。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历任处州府教授、阳湖县知县、太仓州知州、徐州府知府。他在任阳湖县知县时,与俞德渊结识,“嘉庆己卯(1819年),楠与俞陶泉定...
1072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钱兆麟,字伯仁,直隶清苑(今保定市清苑县)人,著有《半隐堂诗集》。俞德渊任长洲知县时,他为县丞。道光五年(1825年),同俞德渊一起参加了陶澍所主持的海运,尽心尽力。《海运全竣请将在事尤为出力各员量加鼓励折》载:“长洲县丞钱兆麟、嘉定县丞姚...
1073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刘肇绅,字默园,山西洪洞人。道光年间在任湖北盐法道,湖北是淮盐重要的销售地,俞德渊在《致王竹屿》言:“渊因默园四兄尚未见复。”
1074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苏州元和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状元,授翰林院编修。俞德渊离任长洲之日,他率领全县士民以“实政在民”颜其堂。
1075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董国华,字琴涵,号琴南,苏州吴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进士,官至广东嘉惠潮道。道光五年至七年(1825-1827年)丁忧在家,俞德渊于道光六年(1826年)回家之前,邀请他为自己的父母书写墓志铭。他写道:“国华与德渊为乡试同年生...
1076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陈予平,浙江山阴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他携带萧山晴川胡廷光所著《伤科汇纂》一书给俞德渊查看,让其写序。俞德渊写道:“余尝见世之业医者,其于辨药性、审脉候、分经脉、治荣卫之法,言之凿凿,所在俱有通人。至于跌扑损折、虫兽齿伤等症,变生...
1077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吴辰,字景枢,常州府荆溪县(今常州市宜兴市)人。俞德渊任荆溪知县时,极为欣赏他的文才,“欲以名应孝廉方正举,再三辞,乃止”。
1078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戴连城,字国琛,常州府荆溪县人。俞德渊任知县时,“夙重之”,后任两淮盐运使,把他招到幕府中,让其“校安定、梅华书院课艺”。
1079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顾震涛,又名翰,字景澜。俞德渊赠联云:“志笃胶庠襄礼乐,功存桑梓著文章”。又为他的作品《吴门表隐》题诗一首云:“石鼓桥钟迹已无,彦先心血尽枌榆。卅年表隐书初就,乙斝丁觚铭细摹。”
1080
知识出处: 默斋拾遗 | 时代:
潘曾沂,乾、嘉、道三朝元老潘世恩长子,苏州人。他推行区种法,“时俞陶泉太守渊,亲赴迎春所、柳仙堂,奖赏田农,插花饮酒,一时传为盛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