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002 条
2022年
277 条
2023年
725 条

人物时代

全部
1002 条
东周
1条
4条
西汉
3条
东汉
11条
三国
6条
西晋
3条
南朝
13条
北朝
2条
唐朝
32条
5条
北宋
55条
南宋
348条
101条
183条
7条
不详
219条
1条
3条

颗粒列表

共 1002 条 31 / 67
451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王师古,字唐卿,是金华绍熙甲戌进士,曾任南剑州教授,九江守,崇正学,治蹟显著,有文集及资治通鉴集义等著作。
452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潘宗囘是金华官员,以儒学起家,仕至左朝奉大夫,但晚年在复州任职未及上任便去世。其弟潘宗说和侄子潘景珪也都有官职。潘景宪和潘景愈是潘宗囘的儿子和孙子,都以儒学背景出身,分别担任了临安少尹和安庆教授等职位。
453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喻良能,字叔奇是义乌人,父亲喻葆光埋藏了黄氏的贵重金属,并在盗贼平定后将其归还。喻葆光举债培养子女,并拒绝了子女提议的谢礼。黄氏用首饰购买书籍并教育其子女,他们都有所成就。喻良能与兄长喻良倚一同进入太学,并同年考中进士。他多次拒绝强盗赏格,...
454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何恪,字茂恭是义乌人,有才华,受杨惟忠赏识,但后来被刘光世辟为主管机宜文字,未踰月而归。他说:“使吾二子文行有成胜吾拥使节疏侯封也。”他的弟弟何恢也受激励而努力学习,考上进士。何恪上万言书,但不为朝论所接受。他回家后建园筑亭,奉母为乐。他的...
455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陈炳,字德先是义乌人,喜欢古文,语言奇特,考中进士,担任太平县主簿,有著作《易解岩堂杂稿》。他的文章被赞扬为精深简雅,读之愈久而意若新。
456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唐仲友,字與政是金华人,其父为侍御史,以直言著称。仲友登进士第,曾任建康府判官和台州知州,兴利除害,政声烨然。后被同官高文虎所忌,被劾罢官。仲友肆力经史,著书立说,其著作包括六经解、诸史精义、群书新录等。
457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徐无党是永康人,跟随欧阳修学习,欧称其文进步神速。他登皇祐二年进士,官至郡博士,著有《五代史》。
458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范浚,字茂明为兰溪人,家中世代从事儒家学业,但他却独爱求学,不喜荣利,闭门讲学,学者称他为香溪先生。其从子范端在乾淳年间以文翰知名,与潘默成交游,具有清介之操。
459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杜汝霖,字仁翁是兰溪人,跟随胡瑷学习,其后代被誉为金华五高,皆博学善古文,有诗文传世。其中旟最为著名,两以贤良方正荐未赴,端平中入馆阁。
460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刘滂,字德霖是武义人,与梅执礼在会稽学习,登大观进士,累官至建昌守,遭遇兵变而死。其子右孙、从弟刘嘉成、曾孙刘涣、涣之孙刘仲实皆登进士,仲实任常州观察推官。
461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巩庭芝,字德秀,东平须城人,后在武义寓居,以文学闻名,人称山堂先生,登绍兴进士第,历任太平州录事、隆兴中赠大中大夫,子巩湘登进士,孙巩丰俱登进士,曾孙八人荫授郎官。
462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吕祖谦,字伯恭,尚书右丞吕好问之孙,居金华丽水。其学问源于家庭,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张栻、朱熹等交游。他担任太学博士、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被李燾推荐重修徽宗实录,后以病请祠归。
463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徐侨,字崇甫,义乌人从学于吕祖谦,登朱景之门,被朱熹称赞为明白刚直。他担任多种官职,以清贫著称,端平初被召入朝,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他多次上书言事,感悟更革弊政,辞官不受进言之赏,固辞侍郎之命。徐侨的清修苦节、正直敢言,让人印象深刻。
464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何基,字子恭,是金华人,跟随黄干学习,继承了朱熹的学问。他教授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他强调做学问需要立志坚定,规模宏大,实践服行,直至死亡。他著有文集三十卷,被推荐为婺州学教授,但拒绝了。他最终接受了史馆校勘的职位,但拒绝了其他职位。
465
知识出处: 金华贤达传 | 时代: 南宋
王栢,字㑹之,是金华名人,跟随朱熹、吕祖谦游学,继承家学,捐弃俗学,勇于求道,跟随何基学习。他早起见庙,严饬家规,恤孤赈族,死后被谥为文宪。他著述丰富,议论公正,开导后学,有益于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