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643 条 39 / 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57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7年7月,由市汽修厂待业青年门市部和泉湖乡泉湖村一组联合筹建了“酒泉市社会福利综合服务公司“。全公司占地5513平方米,建有厂房、门市部120间,筹建投资96万元,其中:民政部门投资14万元,向财政部门借资6万元,固定资产76万元。有...
57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农、林、牧、渔业
1953年以后,在党和政府 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拥有牲畜的 人家大增,生意也骤然红火起来。有时,一天忙得 他连饭都顾不上吃。由于来看牲口的人太多,在一 间房子中挤不下,又搬到南市街31号。从此,门前 的拴马桩上,牲口总是栓得满...
57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教育
1982年初,中共酒泉地委、酒泉地区行署根据本区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加快初中教育,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决定筹建教育学院。经一年多的筹备,1983年9月成立了酒泉教师进修学院,并开始招生。1984年4月12日,经甘肃...
57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 类型: 教育
1955年冬撤 区并乡以后称酒泉县临水堡小学。 1958年设立初中班,定名为酒泉县临水民办中 学,学制三年,学校领导有小学校长兼任,有中小 学生四百多人。 1969年“文革”期间设立高中班,成为九年制 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
57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农、林、牧、渔业
1962年下半年,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解决大中城市青年就业问题,减轻社会负担,毛泽东主席提出“屯垦戍边,寓兵益民”的战略方针,开发大西北。1963年,在农垦部部长王震同志倡导下,为组建农建十一师破了前期准备工作。10月,开始做筹...
57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教育
酒泉地委讲师团从1956年成立至1992年的 35年中,曾经历了 "三建两停”,走过了在不同形势下开展在职干部理论教育的曲折道路。
57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教育
酒泉师范是甘肃省建校最早的学校之一。其前 身为1467年(明成化三年)肃州都御史徐廷璋创建 “肃州儒学”。1878年落成,更名“肃州学宫”。1881年改学宫为举院,开闱乡试。1918年甘肃议员赵世英经多方奔走,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酒泉举院改...
57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教育
酒泉中学位于酒泉市城关西北隅,前身主要是民国时期的国立肃州师范学校和河西中学。酒泉中学的办学历史从1935年10月9日原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建校之日算起,已有60年;从1950年5月20日肃州师范、河西中学、酒泉师范合并算起,已有45年。1...
579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酒泉地区医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的综合医院,隶属于酒泉地区卫生处。这里原系肃州、五凉城、高台城隍庙旧址,四十年代初改作甘肃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为酒泉专员公署。1956年酒泉专署合并于张掖专区后,酒泉专区医院即迁入此地。医院建筑结构大...
580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教育
1928年(民国十七年)新派县长魏允芝,批准地方人士的请示筹建学校,“龙王庙”定为校址。1929年4月动工改建,教育局拨款400元(银元)改建“龙王庙”,改建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1938年秋举办一次迁校乐捐活动,于1939-1940年间...
581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从陕西接来秦腔艺人黄海青、杨三保等人组建“秦舞台民国十五年(1926年),安肃道尹(后称观察使)魏洪发(甘肃甘谷人),他提倡建设公园、戏院,在北斗宫后面(现酒泉市二中)开辟营建戏院,招收市民中家境贫寒,无力就学的男童30名,聘请秦腔艺人杨三...
582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教育
酒泉市职业中学其前身是专署街小学。1983年教育局决定将第三中学改为酒泉县高级职业中学。银达农中、上坝农中招收专业班,增加专业课。东洞乡举办四年制初级职业中学,并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1983年秋,我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先招了两个...
583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酒泉市上坝乡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和完善,乡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区域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推广科学技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当务之急。...
58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七一秦剧团”是部队一野三军七师战线文工队在解放大西北随军西进途中合并为三军文工团二队,他们曾在河西走廊巡回演出,是1952年6月18日奉命转到地方的文工团。解放初,先后在东城门边的工人俱乐部演出,1954年,在南城门边修建了“七一剧院”,...
58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祁连秦剧社”解放初为酒泉县人民秦剧社,1954年改名,在“五省会馆”演出。195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拆“五省会馆”修建了“祁连剧院”,使这个剧社振兴一时,上座率空前高涨。由于两个剧院在酒泉城中的位置一南一北,酒泉人简称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