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3339 条 221 / 22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30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世纪30年代成立浮梁县国术研究会,会址在湖南会馆(斗富弄下弄、今大众剧场),会长胡锦章,主任李公文,后主任一职由曹光寿担任。国术研究会下设促进训练班,班主任田海全,教师龚武辉曾多次招收学员传授武艺。1949年5月之前国术研究会解体。
330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教育
珠山区体校创办于1973年,当时称景北区体校,后于1979年3月改用现名,它由区体委开办,属区体委二级机构。
330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教育
蛟潭区体校1985年开办,属蛟潭区体委二级机构,设田径、篮球两个项目班,田径班16人,篮球班6人,在校学员共计22人,1986年该校停办。
330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61年,市国防体育综合俱乐部成立,配备工作人员4名。从此,市射击、航空模型、无线电报务与工程制作、航海多项等国防体育项目的训练,均由俱乐部具体负责。是年,参加小口径步枪射击训练的有500多人,参加汽枪射击训练的小学生有844人,建立基层...
330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民国13年(1924),浮梁县教育局成立,兼管全县学校体育与民众体育。24年(1935),县教育局被撤消;县政府设第三科,该科兼管全县体育事业。36年(1947),浮梁县教育局恢复,下设第一科与第二科,第二科分管全县文化、体育事业。
330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武林社。20世纪20年代末,由景德镇教师洪北山等人发起,在风火仙庙成立。其宗旨是练武强身,团结自卫,并对付外地人欺辱当地练拳人。该社组织形式类似兄弟会,老大是洪北山、老小是李文涛,成员有近百人,每年由李文涛做会(聚会)一次,其成员每人每年交...
330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浮梁县体育会(成立与解体时间不详)。民国29年(1940)有工作人员9名,其中1名为女性。
330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浮梁县太极拳学研究会,40年代中期,由本地15名太极拳爱好者发起成立。
330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三民主义青年团浮梁分团部体育指导委员会。于民国36年(1947)6月26日成立,其宗旨是“推行团员及一般青年体育训练与康乐活动”。该会有委员15名,干事4名。该会于民国38年(1949)4月景德镇解放时解体。
331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3年7月7日,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市政府体委)成立。同年7月23日,市政府体委办公室成立并开始办公。办公室有专职干部4名,其中陈庆祥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地点在市政府机关办公楼内。
331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浮梁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于1955年5月,系浮梁县人民委员会(政府)下属的专门体育职能机构,与县人民委员会合署办公,后于1960年9月随浮梁县建制被撤销而撤销。
331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珠山区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于1973年5月,当时名称是景北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79年改称今名。该委成立时,定编制为4人,1985年,有干部、教练员共7名。从1973年起,该委下设有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331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3年5月成立景南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79年改用今名。该委成立初期,与区教育局合署办公,1979年7月起独立办公,1985年该委有专职干部(含教练员)4名。该委从1973年年底起,下设有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331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77年8月25日成立景西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80年随区名变更而改用现名。该委成立初期,有专职干部1名,与区文教局合署办公;区体委负责人由区文教局副局长汪中青兼任。1984年5月,该委开始独立办公。1985年,该委有专职干部2名,其中1...
331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鹅湖区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于1978年2月,当时名称是景东区体育运动委员会,1980年年底随区名改变而改用今名。区体委成立之初,有专职干部2名,与区文教局合署办公。1984年4月,该委开始独立办公,有专职干部2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