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290 条 9 / 20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21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金融业
中国人民银行永康县支行 成立于1951年4月。11月在芝英、象珠建立营业所。1952年,石柱、方岩、龙山、倪宅、历山等行政区级所在地都建有营业所,并在古山、胡库、珠山、长田、永祥、桐琴、前仓、八字墙、西溪设立流动服务组。1958年11月,永...
122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金融业
中国农业银行永康县支行 1956年1月4日成立,1957年3月5日并入人民银行。1964年1月分设,与人民银行合署办公。下设环城、龙山、倪宅、芝英、象珠、石柱6个营业所。12月20日农业银行再次并入人民银行,下设机构即行撤销。1980年,农...
123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金融业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康县支公司 1950年11月,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康特约代理处,与县人民银行同套人马。1953年3月独立分设,改为永康县支公司。1958年6月3日撤销,其业务并入县财税局。1981年5月恢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康县特约代理...
124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永康县妇女协会 民国15年(1926)成立。参加者有永康女子师范徐宝莹、应爱莲等50多人。协会创办妇女夜校,出版《妇女解放周刊》,号召妇女反对包办婚姻,反对蓄婢、纳妾、典妻、童养媳、守寡、缠足等压迫妇女的封建制度,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
125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妇女会 民国20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派王少娃为永康县改组指导,21年6月成立永康县妇女会,主席徐棉德,有会员57人,解放前夕瓦解。
126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妇女抗日救亡委员会 民国28年初为发动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而成立,高若兰任主席,共产党员唐秋明任副主席。主要活动:发动妇女上街游行,演唱抗日歌曲,劝募寒衣,做军鞋慰劳抗日将士,并组织妇女上民众夜校学习。4月,唐秋明以县妇女抗日救亡委员会负责...
127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养济院 创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地点在东库(原名龙虎头)。明代收养人数时多时少,每人每月给米三斗,每年给布衣、木柴银6钱。清代每年限收养孤贫40名,每年给布、柴银6钱,口粮银3两6钱。
128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育婴堂 原在县治北教场背,赤乌塘侧,清康熙年间捐建。乾隆十一年(1746)由金华府知府郑远和永康县知县黄宏捐资重建。道光五年(1825)绅士奉令再次重建。好义者争先捐输,至九年落成。有房22间,置田7顷。民国17年(1928)归属救济院。
129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永康县救济院 成立于民国17年2月,性质为公立。有田产1080亩,年收租谷5万余公斤,全院经费赖以维持。院内分育幼和育婴两部分,各有工作人员2人。抗日战争时期,院址曾搬迁城郊岭张村,后复迁县城东库。收养婴幼儿多时达100余人。但所收婴幼儿,...
130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永康县施医所 成立于民国元年,后归属救济院。址设文庙左侧忠烈祠内。有中医师1人,后复添1人,常年驻所,专治内、外、小儿、妇女各科。经济来源于劝募和救济院拨款,免费处方。平均每日疗治2人。
131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芝英义庄 建立于清光绪九年(1883)。经费来源于乐助和常产。义庄常年贮备稻谷入仓。每逢年岁欠收、粮荒饥馑时,打开仓厫平粜或赈济贫民和灾民。
132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教育
光绪二十七年创办,宣统元年,称县高等小学堂。后曾易名大司巷小学、松石镇中心小学等。至1982年改称今名。全校占地6036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18个班,43名教职工。学校素以校史长、校风好、教学质量高闻名全县。1984年经省、市普及教育验收...
133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教育
前身为徐姓家塾,创办于光绪二十八年。次年,改名徐氏高小学堂。学生免费入学。北伐战争胜利后,为适应社会要求,开始酌收外姓学生,同享免费待遇。1951年称人民镇小学。1962年改称今名。全校占地4883平方米,有18个班级,917名学生,42名...
134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教育
创办于民国2年,址设古山大宗祠。原名为崇正小学。民国30年称古山镇崇正代用中心小学。解放后改称县公立崇正小学。1952年,称古山小学。全校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操场面积4800平方米。1986年,有班级15个,学生923人,教职工34人。...
135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 类型: 教育
前身为西园书院。原址在芝英四村。光绪三十二年改西园书院为培英高等小学堂(学制三年)。民国29年,改称培英代用中心小学,解放前,应姓子弟免费入学,周、吕两姓子弟半费就读。1950年,改为公立。1953年,更名为芝英区中心小学。1982年,易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