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393 条 24 / 2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34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3年,全县101所小学全部建立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少年儿童队改称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1966年全县有少先队员4,708人。“文化大革命”时期,少先队停止活动,少先队员改为红卫兵。1978年7月恢复少先队。1995年,全县...
34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39年5月,柏乡县妇女抗日救国会成立。1942年,侵华日军对冀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四二九”铁壁合围。因白色恐怖,柏乡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停止活动。1945年11月,柏乡解放,恢复建立柏乡县妇女救国会。
34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49年7月,柏乡县妇女抗日救国会改为柏乡县民主妇女联合会。1956年10月,改称为柏乡县妇女联合会。1958年12月撤销柏乡县建制,柏乡县妇联随之撤销。1962年1月恢复柏乡建制,柏乡县妇联会重新建立。“文化大革命”初,县妇联停止工作。...
34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46年成立柏乡县工商业联合会(简称工商联)。工商联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是民间的对内对外商会。1954年5月30日,召开工商联代表会议,成立柏乡县工商业联合会。会议选举张凤山为主任。主要任务是推动工商业者接受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
35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51年柏乡县抗美援朝分会成立,831名干部群众报名入会,分会成立后,动员全县人民,捐献购买飞机、大炮款,支援朝鲜战争。1953年分会自行解散。
351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民国元年(1912),废除旧县衙,成立柏乡县公署,隶属北洋军阀政府冀南道,设知事、行政警察、催政吏、管狱员。办事机构第一科,第二科,第三科,司法科,劝学科,劝业所,警察所,征收处,三等邮局。民国12年(1923)劝学科改为教育局,征收处改为...
352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民国17年(1928)柏乡县公署改称柏乡县政府,直属河北省,知事改称县长;司法科改承审处。行政警察改称政务警察与承发史。办事机构有第一科、第二科、承审处。警察所改公安局,财政所改财政局,实业局改建设局。三等邮局、度量衡检定分所、救济院。基层...
353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教育
1988年,北街小学附设学前班,招收6~7岁儿童36名,1991年迁至北城墙外小学内,有6间教室,2间教师办公室,修建了转椅、秋千、滑梯、跷板等大型玩具,新置小型课桌、板凳,招收学龄前儿童66名。1994年,分大班和小班。1995年学校投资...
354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教育
1962年在县城南街道西中段开办。“文化大革命”中解散。1976年,县妇联会、文教局投资租赁柏镇路路北县民政局前排东边5间房,重建柏乡县幼儿园,招收机关、干部职工的子女10名,实行全托制,1977年1月,县幼儿园解散。1981年5月县财政拨...
355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教育
1994年春,西刘村学前班教师王平改个人投资6万多元,在村北征地1亩2分,建教室9间,创办幼儿园。实行学前三年教育,该校拥有滑梯、跷板、转椅、秋千、攀登架等大型玩具,配备新型木制课桌凳。有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贴绒板等教具80多件。开设...
35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教育
1946年在贾庄建立,是年暑假后迁至县城东街。1951年改称柏师附小,1952年更名为东街完小,4个初级班,面向北街、东街招生。3个高级班,面向县城及周边20多个农村招生。1958年改称东风小学,亦称“小宝塔”,“文化大革命”中,于1968...
35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教育
1945年农历腊月初八,西街小学成立开学,校址在馆驿街原伪公安局长魏增春的旧宅。3名教师,4个年级80多名学生,1个复式教学班。没有教材,教师自编顺口溜,让学生抄写、朗诵,穿插识字教学。如: 其一 贾家坟,酸枣多,大枣树,生几何, 祖祖辈辈...
35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教育
1946年初在北关北头建校,有4间东屋,1个复式教学班(一至四年级),40多名学生,1个教师。1978年,校址迁到北关村东,建教室12间,办公室3间,总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学生发展到80多名,2个复式班,1个单式班,教师增加到3名。1...
35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教育
1930年在村北和尚庙建校,有1名教师,13名学生。1937年11月,校舍被日本兵毁坏,师生迁往村西马白旦的宅院上课,2名教师,30名学生,1个复式教学班。1948年土地改革后,马白旦的宅院作为斗争果实分给了贫农。师生又迁到村南大街路西的天...
36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教育
1986年,化肥厂在职工生活区建1所小学,初设学前班,1987年始招小学一年级1个教学班,26名学生,选文化素质较高的2名女职工任教。1990年经厂部申请,县教委派1名中师毕业生到学校任教。1995年该校拥有1~6年级6个班,9名教师,11...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