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334 条
2023年
334 条

实物类型

全部
334 条
山脉
114条
山谷
10条
湖泊
32条
河流
141条
泉水
8条
洞穴
12条
其他
17条

颗粒列表

共 334 条 10 / 2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13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河流
位于欧拉秀玛乡境内,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北麓张藏山麓周围,在当日(海螺山)左侧流过,至当切哲更注入黄河,全长32.6公里,水面宽度洪水期22~30米,常水和枯水期为3〜5米,水深0.3米。河段落差870米,多年平均流量1.57立方米/秒。河床卵...
13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泉水
位于玛曲县城东19公里处砂山东南侧,泉呈一漏斗状水池,深约0.4米,底部有泉眼十余口,汩汩喷涌,出水量大,流出顿成一河,其水甘甜清冽,碧澄透明,向南流入大水虹鱒鱼繁育池中,再南流注入麦曲(黑河)。终年不封冻,水温一般保持9~14℃。
13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泉水
位于县城以东郎(木寺)玛(曲)公路10多公里以南察干拉卜则山下。曼曲系藏语,意为药水泉;察干系蒙语,意为白色。因泉被直径约60米,宽约40米的椭圆白土所围,而且能治肠、胃、皮肤等疾病而得名,是甘、青、川交界著名的药水泉之一。
13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泉水
位于河曲马场西南皋维隆瓦沟,遇人大喊或相当声波振动,泉自动向外喷水,原喷水1.5米左右,现有所减弱,能喷0.35米左右。
14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泉水
位于玛曲县城以西72公里的当强沟口与黄河汇合的狭谷处,泉水白色,具有很浓的臭鸡蛋味,泉底沙质,泉深0.10米,从乱石堆中汩汩流出。四周有淤泥,周围沙棘稠密,柳树郁郁。泉水能治肠胃病及皮肤病,每年有无数的藏族牧民、僧侣,从邻近地区或远道前来沐...
14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湖泊
位于玛曲县城以西100余公里处的当庆沟内,湖面约25万平方米,四周环山,呈“V”字形,湖底石质,湖水清澈见底,枯水期水深2米,水盛时深3米,长期不枯不溢,湖旁灌木茂密,高山柳郁郁葱葱。湖内盛产黄鱼。当地群众视为圣湖,每年夏季虔诚的佛教徒和游...
14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湖泊
位于县城以西约50公里的欧拉乡政府东百米处克琼河西侧,湖面形似“L”形,湖底泥质,水深2〜3米。湖水自东、南、西环绕北流注入黄河。据当地牧民传说,湖内藏有许多奇珍异宝等。
14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湖泊
又称曲合尔湖,位于玛曲县城以西70公里,曲合尔沟与哇合尔沟顶交界的山坳里,湖面海拔4500米以上,南北长800米,东西宽约600米,呈椭圆形,湖底石质。据初步测试,湖深15米左右,湖水清澈透明,冰凉异常。由于受南、西、北三面山峰的阻挡,湖水...
14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湖泊
位于玛曲县尼玛乡以北的阿尼古拉山深谷中,海拔4300米左右,长约60米,宽约20米,呈长条形,湖底石质,湖水清而透明,长年不枯不溢。是卓格尼玛部落的神湖。
14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洞穴
在尼玛乡西北,坐北向南天然形成。洞宽5.4米,长19米,高1.8米,面积103平方米,洞顶石头,多产钟乳,藏医采之用于入药治病。
14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洞穴
位于尼玛乡西北,天然形成长3.2米,宽10.3米,高1.8米,面积30平方米,洞顶岩石,产钟乳,藏医采之用于入药治病。
14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洞穴
位于尼玛乡东北,洞长3.2米,宽10.3米,高2.3米,洞顶石质,自然形成洞口一个。
14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洞穴
位于尼玛乡东北龙日布山上,洞长7米,宽8.1米,高3米,洞顶石质,洞口一个,自然形成。
14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洞穴
位于木西合乡西北,洞长5米,宽5米,高3米,洞顶为风化石,洞口一个。
15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洞穴
位于木西合乡西北,洞长9米,宽2.75米,高3米,洞顶风化石。面积25平方米,天然形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