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99 条
2022年
83 条
2023年
16 条
实物类型
全部
99 条
岛屿
3条
其他
1条
河流
21条
海洋
4条
山
66条
湖泊
4条
颗粒列表
共 99 条
4
/
7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46
落星洞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山
落星洞,又称坠星洞,长70米,宽1.6~2.2米,因洞口省巨石悬空如殒星而得名。
47
摩霄峰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山
摩霄峰又名覆鼎峰,海拔917米,为太姥山主峰。峰顶平坦开阔,面积2万多平方米。摩霄宫、“石船”、金沙滩、柱天石、仰天湖、“仙女献花”等景点均在峰顶。
48
龙珠岗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山
东边的龙珠岗,有巨石如龙珠,下覆一泓清泉,常年不干,人称“龙液”,岗上有二石构成的门洞,如花瓶,人称“龙门洞”。岗上还有“仙翁对奕”、“金钟挂壁”、“弥勒坦腹”、“仙人椅”等景点。龙门北边的大龙潭洞,又名“龙井”,由危石拱累,下临千仞。
49
牛背岭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山
牛背岭,长3公里,因状似牛背,故名。这是太姥山最奇险的一个景点,一条石阶道有上万级,中有巨石,横卧幽谷之间,有如牛脊骨,旁临深渊。南边的韦驮洞,洞道曲折迂回,长达数十米,内有清泉,终年不断。
50
支提山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山
支提寺所处的支提山,绵亘25公里,海拔800多米。《宁德支提寺图志》载:“远近罗列凡九十九峰,绵亘幽深,人迹莫到。杖履所及者四十有八峰”。主要有大童、华顶、狮子和双髻等4大山峰。另外,还有十五岩、九岭、六洞、五石、四台、四湖、四潭、四泉、四...
51
鲤鱼溪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河流
鲤鱼溪在周宁县城西5公里的浦源村,又名浦源溪。 溪流穿村而过,长约500米,宽不到7米,深不过1米。溪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座小桥,桥边有石阶叠砌的埠头,溪旁是石砌街道,街边是以木构为主的双层平房。村头有专门出售烤饼、爆米花棒作为鱼饲料的小铺。 ...
52
鸳鸯溪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河流
鸳鸯溪即白岩溪,在屏南县城东北部约30公里的双溪镇宜洋村附近。1991年,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评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鸳鸯溪流长18公里,由南向北跌落,连接白水洋、宜洋、太堡楼、刘公岩、鸳鸯湖等5个景区,总面积...
53
百丈漈水濂洞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河流
百丈漈水濂洞在鸳鸯溪中段,瀑流落差150多米,瀑面宽20多米,凌空射出近20米,清代宜洋武举张朝升称之为“漈水成烟”。它的特点是落差大,瀑面宽,水量足,不枯竭,可进洞仰看瀑帘。
54
飘虹瀑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河流
飘虹瀑,瀑高百米,分为三折,第二折略有斜面,风吹瀑布,在斜面游离,犹如彩虹飘飞。
55
白水洋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河流
白水洋,又名仙耙溪,在鸳鸯溪上游,由古代火山沉积岩组成。人站在平坦的巨石拼成的水上广场上,水恰淹没脚背,波光潋艳,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最大的一块石头达3万平方米。最有特色的是8里水上长街、8万平方米水上广场和百米天然冲浪滑道。中下两个广场...
56
翠屏湖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湖泊
翠屏湖即古田水库,在古田县城南5公里处。面积37.1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6亿多立方米。1958年,为建造古田溪水力发电站,形成这个人工湖。因其在翠屏山下,故名。 湖中分布着湖心岛、白鹭岛等24个岛屿,山明水秀,花木茂盛。白鹭岛上白鹭、灰鹭翔...
57
天游峰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山
天游峰,在隐屏峰后,海拔410米,登峰看云海,如天上遨游,故名。徐霞客曾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在峰顶远眺,九曲山水尽收眼底。峰顶的天游观,始建于宋,明嘉靖五年(1526年)重建,民国25年(1936年)改为纪念...
58
晒布岩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山
晒布岩,位于六曲溪北,天游峰下,是武夷山风景区最大的岩石,由于流水长年冲刷,岩壁上留下千百道直溜溜的流水轨迹,形如巨幅晒布,故名;又因半壁有几道深深的斑痕,如同掌印,故又名“仙掌峰”。
59
接笋峰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山
接笋峰,高约90米,倚隐屏峰之西,尖锐直上,形同立笋,半腰横裂三痕,如折断又连接在一起,故名。
60
桃源洞
实物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旅游志
|
类型:
山
桃源洞,又名小桃源,以风光近似武陵桃源而得名。从六曲溪北沿山径步入松鼠涧,曲折行走,山穷水尽处有一小石洞,仅容一人通过,过小洞到桃源洞石门。一进石门,豁然开朗,阡陌纵横,内有开元堂、寿桃石、桃园、竹林等,引人入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