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631 条 94 / 109
1396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61年~1982年浙江省武义县专业剧团——武义县婺剧团学员培训发展情况。
1397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1961年10月至1962年6月,武义县昆剧团在武义壶山镇二郎庙旧址团部,开办了武义县戏曲史上的第一期昆曲学员培训班。县文教科派干事胡彬到培训班参与管理。经8个多月培训,先后学习了昆曲折子戏《西厢记》里的《游殿》、《佳期》、《拷红》3折,《...
1398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1971年4月15日,至1975年4月17日,武义婺剧团的前身武义县文工团,举办了第二期学员培训班。主要负责人何苏生,兼教表演、把子功、女生毯子功副把,教师章智鹤、戴金荣、杜钦、戴御敌、沈飘芳。章智鹤担任身训、把子、表演、唱腔、兼教毯子功及...
1399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8月至1983年2月,武义县婺剧团在老电影院礼堂举办了第三期学员培训班。剧团支部副书记孙鸿章,负责教师和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班主任章智鹤,负责教学安排,兼教男、女生身段、把子、台步、表演、戏曲基础理论、毯子功副把;付班主任胡奇之主...
1400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浙江省武义县专业剧团——武义县婺剧团演出剧目发展情况。
1401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浙江省武义县昆、婺分立阶段的演出剧目。
1402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34年至1958年浙江省武义县昆剧演出剧目情况。
1403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282002
1404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282002
1405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基本保留宣平昆剧民生乐社的剧目,并排演了《十五贯》、《取金刀》、《翻天印》、《风筝误》等大戏,改编了《烂柯山》、《白蛇传》(复名)二本大型传统戏,新增了《文武八仙》和《宋江刺惜》借茶·活捉等折子戏。
1406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新增传统折子戏有:《上寿八仙》、《牡丹亭》戏农,《浣纱记》游湖·采莲·回营·寄子,《琵琶记》大别·南铺·吃饭·糟糠·扫松,《西厢记》游殿,《烂柯山》前逼·后逼,《白蛇传》盗草,《义侠记》挑帘·裁衣·别兄·戏叔·杀嫂·祭兄,《连环记》问探,《...
1407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49年后至50年代初浙江省武义县婺剧演出剧目情况。
1408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昆腔剧目正本有:《摇钱树》、《太平春》、《翡翠园》、《花飞龙》、《铁冠图》、《白蛇传》、《蝴蝶梦》、《通天河》、《江牛图》、《双狮图》、《华方寺》、《前后琵琶》、《火焰山》、《金棋盘》、《摘桂记》、《翻天印》、《分水珠》、《红梅阁》、《紫微...
1409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新增微戏小戏、折子戏有:《百寿图》、《九件衣》、《打严嵩》、《击鼓骂曹》、《徐策跑城》等。
1410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 类型: 正文
现代小戏有《买表记》、《朝外货》、《送货路上》、《打铜锣》、《补锅》、《问路》、《风林渡》、《游乡》、《五叉口》、《东海小哨兵》、《一袋麦种》、《借牛》、《小保管上任》等。经改编的传统剧和神话剧有:《双阳公主》、《三打白骨精》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