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3715 条
2021年
3715 条

事件类型

全部
3715 条
军事事件
204条
安全事件
132条
政治事件
1025条
文化事件
133条
环境事件
167条
社会事件
1779条
科技事件
10条
经济事件
182条

颗粒列表

共 3715 条 181 / 24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2701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5月29日至31日在县城召开。原定正式代表332名,候补代表22名,实际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302名,候补代表18名,列席代表13名。这次会议是在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后召开的。会议分析了全县形势,提出了今后的工...
2702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9年3月3日至6日在县城召开。到会正式代表339名,候补代表20名,列席代表202名。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选出由23名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第二届洞口县委员会。会议用“决议”的形式,肯定了反右派斗争和人民公社化运...
2703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0年12月26日至30日在县城召开。应到代表1357名,实到代表1246名。大会按照“军、干、群”和“老、中、青”三结合的要求,选出31名县委委员,组成中共洞口县第三届委员会。这次会议是在十年动乱期间“左”倾错误影响下召开的,会议对“...
2704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7年12月5日至8日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703名。这次会议总结了前届县委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全县形势;提出要深入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加强党组织建设的任务;选出了27名委员、7名候补委员,组成中国共产党洞口县第四届委员会。会后以李荣...
2705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5年4月19日至22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05名。大会选出委员20名、候补委员4名,组成中共洞口县第五届委员会。会议围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提前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和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根本任务,认真进行讨论;提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2706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3年6月,县委召开区、社党委书记和县属机关单位负责人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研究部署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会后,县委组织工作组在大水公社的3个大队18个生产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
2707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初,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贯彻中共中央“前十条”和《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把运动引向深入,7月中旬,按照邵阳地委安排,选配1184名干部,组成社教工作团,赴邵阳县郦家坪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
2708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5年8月,邵阳地委从地直机关、双峰、邵东、新化和洞口4县抽调5526名干部,组成洞口县社教工作总团,下设10个分团,分别进驻县属机关学校和8个区(35个公社、424个大队、4261个生产队、3个集镇和8个农林场所),全面展开了清政治、...
2709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6年6月10日,县委贯彻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成立洞口县“文化革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派出工作组进驻一、二、三中学等单位,向各区和城关镇派出联络员,发动群众批判所谓“三家村”,揪“小邓拓”,“文化大革命”从此开始。8...
2710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8年3月7日,经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批准,洞口县革命委员会成立。4月,县革委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始全面清理阶级队伍,深挖所谓“黑三线”,历时一年,把一批干部当成国民党残渣余孽、阶级异已分子、叛徒、特务、历史反革命、死不悔改的走资派...
2711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0年6月28日开始,在洞口县全面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历时一年。又伤害一些好人,造成一些冤假错案。1978年以后,分别进行复查定性,平反纠正。
2712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0年12月,恢复了中共洞口县委会。
2713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1年9月底,洞口县县委常委和县人武部党委成员,学习中共中央67号文件,研究部署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传达“九·一三”事件真相。
2714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0年10月16日起,洞口县广大党员及工农兵群众传达中央关于林彪叛党叛国的文件,层层培训理论队伍,深入开展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大批判。
2715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4年初,江青反党集团煽动“批林批孔”,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总理。县内一些造反派重新制造“内乱”,虽然遭到广大干部群众抵制,但是农业生产仍然受到损害,1974年比1973年全县粮食减产6.2%。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