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9753 条
2021年
2220 条
2022年
2631 条
2023年
4902 条

事件类型

全部
9753 条
军事事件
404条
历史事件
496条
地理事件
41条
安全事件
107条
政治事件
2795条
文化事件
314条
环境事件
1048条
社会事件
3943条
科技事件
74条
经济事件
424条

颗粒列表

共 9753 条 110 / 651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636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0年5月,宜黄戏剧团招收第三批学员12名。是年7月,参加第二届戏曲会演暨第一届全省青年演员会演。《齐王哭殿》获演出奖。应用贤、吴松龄、熊碧云获演员奖。同年9月,省文化局安排全团赴省戏曲学校学习半年,并改编排练出整本戏《四国齐》。
1637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2~1964年,宜黄戏剧团先后到南昌、抚州、临川、南城、南丰、广昌、宁都、资溪、黎川、永丰、新干、丰城、樟树和福建的光泽、邵武等地演出《四国齐》和新编现代戏《焦裕禄》等节目。
1638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宜黄戏剧团改名永红剧团,全部演员“停演闹革命”,剧团负责人、编剧和主要演员被揪斗批判,演出服装头饰被烧毁。
1639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8年12月,撤销剧团,演职人员大部分下放农村,其余调动工作。
1640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0年,以省歌舞团下放宜黄县的演职员为主体,吸收原宜黄戏剧团的部分演员参加,组成宜黄文工团,主要排练“样板式”及现代歌舞节目,期间,创作排演了大型宜黄戏《山城春晓》,在全县各地巡回演出。
1641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8年3月,恢复宜黄戏剧团。4月,省文艺学校派出7名教师到宜黄举办“宜黄戏演员训练班”,传授戏曲表演技艺和排练《罢宴》,《档马》、《孟良搬兵》、《陈姑赶船》、《断桥》等折子戏。5月,在县城召开了训练班结业暨宜黄戏剧团恢复庆祝大会。《江西...
1642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9年,唐冬兰、邹小平在地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调演中获演出奖。年底,剧团改编《八仙飘海》赴邻县和南昌、瑞金、福建等地演出。省人民广播电台全剧录音播放,福建前线广播电台转播。
1643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0年10月,参加江西省部分古老剧种汇报演出,演出《哭殿点马》、《孙氏祭江》、《思春》等折子戏,省电台、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录音播放。是年12月,江西省文艺学校开设宜黄戏班,招收学员15名,学员附在宜黄戏剧团学习。1981年1月,宜黄戏剧团...
1644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2年秋,宜黄戏剧团改编排演《紫钗记》中的《别钗》、《思钗》、《圆钗》三折子戏,参加文化部、中国剧协、省文化厅、省剧协举行的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演出。《圆钗》一戏受到石凌鹤、王家乙、李紫贵等名家好评。
1645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4年,宜黄戏剧团进行机构改革,调整领导,精简人员,大部分老演员调出,剧团由宜黄戏班25名学员为骨干。
1646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5年上半年,宜黄戏班学员赴省文艺学校学习,年底,宜黄戏剧团迁到城南新建的凤凰影剧院。
1647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6年,剧团创作、排练《画蛇记》,参加省玉茗花戏剧节抚州地区调演,罗春元获音乐设计一等奖。
1648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9年,撤销宜黄戏剧团,剧团解散,人员调出。
1649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90年,成立宜黄县戏剧研究室,由原宜黄戏剧团部分主要编创和老演员组成,主要工作是研究宜黄戏,组织参与并辅导业余剧团的演出,参与《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的编辑工作。
1650
知识出处: 宜黄县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97年,县戏剧研究室和县文化局组织创作、排演小型宜黄戏《老师——妈妈》,参加第二届临川文化艺术节,罗春元再获音乐设计一等奖。年底,宜黄戏剧研究室撤销。人员转入县文化馆编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