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唯一号: 320935020210001908
作品名称: 三弦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4/001
起始页: 0123.pdf
分类: 器物
分类号: J632.2
主题词: 三弦奏法

作品简介

三弦,克孜尔石窟77窟有三弦阮咸,共鸣体用木制,圆形,琴把细长,应该就是今日三弦的前身。在克孜尔石窟新1窟中还有一种三弦棒状琵琶,为今日维吾尔族弹拨乐器提供了历史渊源。这种三弦乐器为龟兹人所创造,龟兹壁画佐证。清代毛奇龄《西河词话》中说,“三弦世以为胡乐,非也”。应该说三弦是出于胡乐,更确切些说是出于龟兹。三弦大概于元代传入内地,所以元人张可久词称:“三弦玉指,双钩草字,题赠玉娥儿”。而波斯于15、16世纪之际才有三弦乐器描绘,可知波斯三弦也由龟兹传入。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