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勒桥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唯一号: 320935020210000722
作品名称: 孜勒桥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22/001
起始页: 0138.pdf
分类: 道路
创建时间: 清光绪五年(1879年)
分类号: U448
主题词: 桥-建筑设计

作品简介

克孜勒桥,位于29-46线35.2公里处。清光绪五年(1879年),在现桥址上游1.2公里处修建9座大车木桥,总长110米,结构差,体积小,建成不久被洪水冲毁。 民国32年(1943年)4月迪喀公路基本建成后,建造简支梁克孜勒大桥。其设计为21孔7米,全长149米,下部系双排桩墩台,上部为叠梁,下加托梁,载重标准苏联H-8级,1944年2月通车。1955年7月再次被洪水冲毁。 为保障交通运输,1956年投资养路费23.4万元,重建简支梁克孜勒大桥。该桥设计为32孔6米,全长194米。由李绍基工程师负责施工,当年建成通车。 因木桥不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要,1980年6月自治区交通厅决定由桥工队负责修建克孜勒永久式大桥。设计为14孔16米、全长226.6米的梁式桥。下部系钻孔灌注桩,双桩式墩台,上部为工型梁微弯板,桥面宽7米,两侧各设0.75米宽人行道。荷载标准汽﹣15级、挂﹣80级。1981年12月竣工。养路费投资126.55万元,每米造价5585元。

知识出处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出版者:人民交通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大事记、附录,主要内容有交通地理、古道、机构、公路、航空运输、渡口运输、交通工业、职工队伍与行业组织等,记述了阿克苏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各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对建设新疆、重点发展南疆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