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故城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唯一号: 320935020210000448
作品名称: 龟兹故城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20/001
起始页: 0066.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3
主题词: 古城遗址(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位于库车新城西1千米,库车河东岸。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认为,古龟兹城当为一扇形样式,整座龟兹城周长约7千米。现故城仅存断壁残垣,迁回曲折,颇不整齐。旧城内曾有不少土墩和遗址,如南海墩、萨克当墩、皮朗土墩、哈拉墩等,但有些现已不存。故城出土有汉唐时期文物以及金石并用时期的石器,证明龟兹故城的范围是库车地区最早有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关于现故城遗址的规模和在历史上的称谓,迄今尚无定论。考古学家黄文弼认为库车俗称皮郎城,即《水经注》所称之龟兹城,也就是《汉书·西域传》所记龟兹王所治之延城,《唐书·西域传》之伊逻卢城。因《水经注》记载延城在北魏时已荒废,故黄文弼推断伊逻卢城是在延城遗址上重建。但《隋书》、《晋书》、《通典》等史籍记载的龟兹位置与皮朗旧城的位置不合,于是他推断,在南北朝至唐时期,龟兹都城迁至沙雅渭干河古道一线的羊达克沁故城。另唐代曾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统辖南疆,其治所便设在龟兹城。然而,至今尚没有得到有关出土文物的证实,有人认为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并非一直设在龟兹城内,有可能迁至渭干河流域内的卫城戍堡。这些都有待于考古发现的进一步证实。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