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舞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唯一号: 320935020210000346
作品名称: 轮台舞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5/001
起始页: 0421.pdf
分类: 艺术
分类号: J722.22
主题词: 民族舞蹈-中国

作品简介

轮台,西域古名,《汉书》译称仑头。汉初,原是天山南路绿洲中一小国,位于今轮台县境,由于其位于丝绸古道上,匈奴常嗾使其劫掠西去的汉使,因而于公元前104至公元前101年汉武帝遣李广利西征大宛时,因其阻挠汉军西进,被歼灭,后并入龟兹。轮台舞就是当地居民遗存的舞蹈。所以日本《乐家录》引《笛说》称:“轮台曲,唐大乐也..写其地土俗之歌舞者。”而在《大日本史》卷348指出,艺人奏“轮台舞曲”常用般涉调,而般涉调原为龟兹音乐家苏祗婆所创。又说,日本流传的“轮台乐”为中曲、四贴,各十六拍,本曲为序,青海波为破,本曲与青海波共入平调。根据汉文典籍及日文资料,可以看到轮台舞有演员40名,穿武士服,气势磅礴,规模宏大、悲壮,深为战士将领所喜爱。因轮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通道上的战略要地,从罗布泊西进,和从铁门关南下的必经之道,因而是四战之地,产生这种传诵千古的悲壮的武士舞蹈是符合史实的。所以李商隐诗称:“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牛峤词也说:“星渐稀,漏频传,何处轮台声怨?”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丝绸之路龟兹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叙述了龟兹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及龟兹王室世系和其在维护统一方面做出的贡献,阐述了龟兹地区的历史。形成于中国历史上两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①。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们揭示出东西方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纵观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不仅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且汲取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古代中华文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