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妇女头戴顾姑冠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唯一号: 320935020210000164
作品名称: 贵族妇女头戴顾姑冠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0210.pdf
分类: 其他
分类号: K879.41
主题词: 壁画-美术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壁画中一位蒙古女供养人,双手合十做供养状。她头戴顾姑冠,形式为冠头高耸,形如鹅头,并饰有金银珠饰的帽冠,戴这种冠的妇女多为贵族身份。这种冠式的制作较为复杂,冠高约尺五。据《析津志》曰:“罟罟(顾姑),胎用凉竹,外以大红罗幔之,上等大、次等中、再次等小。用大珠穿结龙凤楼台之类,饰其前后,再用珠缀长条缘饰,方弦掩其缝,又有小花朵插戴,有金十字用以安翎筒,插以鸡尾。冠后插染有五色朵朵翎毛,如飞扇样。又以大珠环盖之,以掩其两耳。环是大塔形的葫芦式,然后再用大长帛御罗帕重系于额。红色绶带垂于身背,是尊贵的饰物。” 戴顾姑冠的贵妇,穿衣质为锦绮罗缎左衽式曳地长袍。此袍式为元代妇女礼服。《南村辍耕录》载:“国朝妇人礼服,鞑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无贵贱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别耳。惟处子则不得衣焉。”壁画人物穿戴与记载基本相符,蒙古族妇女大都穿宽大的长袍,只是衣质的不同,衣饰形式相似。 贵族妇人仪态端庄大方,宽脸、一字细眉、细眼、鼻稍平、口型一般。头梳平式椎髻,束带,簪饰,佩耳环,典雅含蓄。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