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鞋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唯一号: 320935020210000141
作品名称: 蒲鞋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0191.pdf
分类: 其他
分类号: K875.2
主题词: 服饰-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蒲鞋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此鞋形式为鞋头上翘状。史书中记载:“吴越之间织高头草履,纤如绫谷,前代所无,费日害功,极为奢巧。”这段文字记叙了蒲鞋编织费工,虽纤细巧妙却难度很大。蒲鞋系用极纤细的蒲草编织,它与麻线鞋一样,以其轻巧博得人们的喜爱。 云头锦鞋、麻线鞋、蒲鞋虽出土于吐鲁番地区,但是鞋履样式却有别于西域的乌靴、高筒皮花和毡靴,是鞋饰文化综合反映的时代,说明地域性与民族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着融合的交流与变迁。历史上各民族的迁徙与流动,致使服饰穿戴与足衣互相吸收与互补,鞋履呈现多样化格局。又有一种说法,认为麻线鞋、蒲鞋为唐墓汉人穿着,它反映了这一地区汉人穿着的情景。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