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领袍服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唯一号: 320935020210000059
作品名称: 圆领袍服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0074.pdf
分类: 其他
分类号: K875.2
主题词: 服饰-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山普拉墓葬出土衣饰形式为圆领、套头、窄袖、无扣的长外衣。其长度为下摆可达脚面处,采用毛褐或缂毛等面料。剪裁简洁,即用一块整面料对折拼缝,领口剪出约长径28厘米,短径0.6厘米的圆形领窝,下摆两侧加长三角尺寸不等的摆宽,缝合处镶毛线边饰,下身着裤。与《唐书》、《大唐西域记》等书中记载的西北各民族毡褐服,长身小袖袍,男女皆辫发,〓裆裤..相符。古墓中的衣袍款式,证实了这一史实。 山普拉人穿着的圆领套头袍服,实则为从头部穿的不开襟长衫,又叫“贯头衫”。其衣饰结构较粗毛风、羊皮褂等复杂和完善,是流行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又一种古老而风格独特的服饰。 山普拉人的家织毛纺布轻薄柔软,是缝制贯头衣的好原料。所缝制的贯头衣与汉装圆领袍服的不同之处,是其肩部与两袖自然衔接,肩宽约70厘米,袖长30厘米,袖口约15厘米,在衣领口、前后片中缝与袖口处用编织的条饰带缀饰,又在衣饰的缝合处镶饰多股用毛纱搓成的“牙线”。这种巧妙的装饰,立即产生了异样的风采,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特征。 贯头衫这种服饰形式不仅在西域流行,也常见于中亚各国。例如,敦煌莫高窟45窟、332窟等胡商、西域各民族、各国人物画像中,他们穿着的也多是“贯头衫”。萧绎《职贡图》中那位龟兹国使也穿着不开襟的圆领“贯头衫”。《魏书·波斯传》曰:“其俗:丈夫..贯头衫”壁画人物的穿着与史书记载,以及山普拉古墓发现的衣饰实物,都说明“贯头衫”衣饰形式流传极广,呈现出在一种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服饰文化互相共融与互补的现象,不仅积沉着一定的社会内涵,而且赋予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风格。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丝绸之路服饰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丝绸之路上的西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由于它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且展现出浓郁的民族衣饰风格,才使它独树一帜,别具风采。一部西域服饰文化的著成,应涵盖从古代到近代各族人民巨大的创造性。每一处墓葬出土的衣冠服饰珍品,每一幅壁画人物衣饰的穿着,以及雕刻衣装的草原石人、岩画、木雕、泥俑、塑像等人物的衣冠服饰造型,都足以说明西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着它的兴衰,凝聚着先民的精魂。诚然,我们难以认定衣饰形式的确切年代,但却可以据此追溯到它的童稚时期,那经历了从人类混沌意识中的原始阶段,逐渐过渡到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