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乐舞艺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1127
专题名称: 戏剧乐舞艺术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2/001
起始页: 012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西域歌舞戏是古代新疆的戏剧,它直接受到印度戏剧的熏染,是印度梵剧、佛教剧的地方化、世俗化。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有情节的表演性歌舞戏在中原就已传开,到隋唐时更加盛行。龟兹是古代新疆戏剧的风行之地,“苏莫遮”是龟兹的一个代表性剧目,传入中原后风靡百年而不衰。从它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新疆戏剧之发达。“苏莫遮”又称“泼寒胡戏”(或乞寒胡戏),原出于中亚的康国,传到龟兹后被注入了佛教内容,成为具有龟兹特色的“苏莫遮”歌舞戏。它本是在龟兹盛大的佛教活动——八月十五日举行的形象活动时表演。表演者头戴狗头、猴面等各式面具,泼水沾洒行人,驱赶罗刹恶鬼以禳灾。库车曾出土一个舍利盒,盒上有一幅21人组成的乐舞图,舞者13人,乐队8人;舞者中2人执幡幛,8人戴面具携手做舞戏状,乐队后还有一戴兽形面具者在3名儿童围绕下旋转。舍利盒乐舞图中表演的是什么内容,目前还难以确定,但多样的面具、丰富的造型、生动的表情却是古代新疆歌舞戏的形象反映。除“苏莫遮”外,“大面”、“浑脱”、“泼头”也都是龟兹盛行的面具歌舞戏。迁入新疆的回鹘人继承了这里的戏剧文化,吐鲁番、哈密曾发现了名为《弥勒会见记》的佛教剧本。《弥勒会见记》取材于佛经中的救世主弥勒成佛及普渡众生的故事。剧本的蓝本是用梵文(古印度文)书写的,先是由一个名叫圣月的高僧根据梵文把它翻译成焉耆文,之后一个名叫波尔坦拉西特的人又将它译成了回鹘文。完整的《弥勒会见记》共27章(幕),哈密发现的文本保存有25章(幕)。14世纪蒙古察合台汗统治时期,畏兀儿人中出现了大型歌舞“麦西莱甫”,它的戏剧成分是对古代西域歌舞戏的承袭。 龟兹乐、于阗乐、疏勒乐、高昌乐、悦般乐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享誉我国内地的西域乐舞。西域乐舞对中原音乐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吕光远征西域,将龟兹的乐工和舞伎带至凉州,后形成了以“龟兹乐”为主要成分的新乐种——“西凉乐”。龟兹人苏祇婆还把“五旦七声”传入中原。由于受到中原人民和统治者的喜好,隋唐之际,西域乐舞成了隋朝“九部乐”和唐“十部伎”的主体。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