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1014
专题名称: 腰带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1/001
起始页: 0066.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在汉代无论是中原人民还是西域居民,衣服都无纽扣,为了不使衣襟散开,多用带子系束。从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出土的汉代的带子,最具地方特色,反映了当时于阗国人的束带习俗。这里出土的带子多用毛线编织而成(也有皮带),有宽有窄,宽者8~10厘米之间,窄的约1.7~4.2厘米左右(图12)。根据人体不同的腰身可选择不同长度的腰带。细毛线编织的腰带(图13),用多种颜色的毛线编织而成,花纹图案十分独特,就是现在看来也是新颖精美的手工艺品。质地较粗的带子,用一种或两种颜色的粗毛线编织而成,无论是质地还是图案都显得比较粗犷,看起来结实耐用。这些色彩各异图案新颖的毛织带,在穿着衣服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对人们的服装起到了一定的装饰效果。 西域居民还在腰间佩带小刀、砺石等数件随身用的物品,这些物品比较实用,同时也是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日常习俗,并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出于哈密五堡古墓的距今3000左右的男尸,内着贴身毛布衣服,身穿毛皮大衣,大衣外系毛织腰带,上挂磨石及两个小皮袋,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鞶囊”,内装青铜小刀和石锥。男子腰带中挂饰件这种情况在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壁画中也可以见到,如现藏德国柏林艺术博物馆的“沙利家族像”中的几位回鹘供养人腰间挂的饰件就十分丰富,他们腰束绿色镶宝石的蹀躞带,还系有短刀、布袋、黑色角盒等。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新疆古代服饰文化,包括新疆古代服饰文化概览、冠冕堂皇新疆古代的帽子、新疆古代居民的发式等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以“衣冠王国”而著称于世。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地区,服饰文化发展也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毛织服饰和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外服饰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