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0992
专题名称: 丫髻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1/001
起始页: 0035.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是中国古代未成年女子普遍梳编的一种发式,又称丫头,鸦头。其状犹如树枝间的丫杈。丫髻出现的很早。商代妇好墓出土的一件玉雕儿童,头上就梳两个小结,以后历代沿用成为青少年女子的专用发式。1972年山东高唐县城关东魏房悦墓出土的一件陶制少女俑,青交领宽袖短衣,褶裙长及曳地,头梳丫髻。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的一件彩绘骑马仕女俑,生动地再现了唐代高昌女子梳丫髻的情景。一位天真少女端坐在一匹大马上,身穿绿色长袖紧袖短襦和绿色长裤,头梳的丫髻垂于两鬓,流露出一种天真无邪的表情。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贵妇礼佛图》中贵妇身旁的女子(图16),穿汉式红色丝织长袍,耳穿环型缀饰,丫髻梳于头顶两侧,中间用白绢系结,使发髻不易散乱。此女子眉清目秀,表情稳重,由于头梳双丫髻,更显青春活力。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新疆古代服饰文化,包括新疆古代服饰文化概览、冠冕堂皇新疆古代的帽子、新疆古代居民的发式等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以“衣冠王国”而著称于世。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地区,服饰文化发展也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毛织服饰和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外服饰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